文/好地网 徐路加
本周是杭州楼市历史上土拍最火热的一周,也注定将载入史册:一周内,名义地价最高记录连续被刷新。
周二,滨江区的水电新村(77409元/㎡),比此前涨幅为19.4%,而此前的记录是1月24日创下的湖墅地块(64834元/㎡),比此前涨幅为27.8%。
周五,再次被刷新,蒋村低密达到88029元/㎡,涨幅为13.7%。
除了地价,一季度的供地量和结构也值得关注——
一季度杭州市区累计完成32宗涉宅地出让,同比翻倍;总出让金595.1亿元,同比增加149%,已达去年全年的一半左右。含挂牌中17宗总起价233亿元,4月份杭州即将完成去年75%的出让金规模。
对比,北京一季度11宗569亿,上海10宗204亿。
今年一季度供应商品住宅用地可售面积在170万方左右,预期货值超920亿元,意味着均价达到5.4万/㎡,相当于去年/今年一季度新房成交均价上涨60%左右。
算上去年底的世纪城、滨江地块,放开限价以来,8万以上房价预期的可售住宅总计43万方、1500套左右。
在全国市场还在“止跌企稳”基调下,杭州地价叠创新高,支持的反对的多空双方针锋相对:
空方认为:地价急速上涨,且供应量大增,为后续市场带来很大的市场压力。
从数据来看,去年2000万+的豪宅市场,新房仅成交了120套、二手房250套,不到400套的量,而限价放开后,2000万+可能有1500套,相当于短短半年不到的时间,就有去年全年供应量的400%,市场消化得掉吗?
比如奥体,确实部分二手房能够达到12-13万,但毕竟是少数优质房源,现在新出让的项目整盘都要达到这个价格预期,还是有很大压力的。
今年又是高价的限价房源交付大年,约1500套总价为2000+的新房源即将开盘投向市场,将与天量的二手房争夺客源。
竞争的激烈可想而知。如果去化速度下降,不但将减弱涨价的动力,而且将对后续房企拿地的能力与预期产生负面影响。
多方认为:尽管价格提升,但是杭州的改善型需求是被长期压抑的,做核心地段好产品还是安全的赛道。
蒋村、望江、奥体,超10万的价格,包括其他涨价板块,实际上已经在二手房市场得到过验证,基于品质的提升,价格有进一步上涨的预期。今年中冶锦绣公馆、钱江湾8-9万的热销充分说明了新房市场购买力。
而且,限价时代新流行的大户型高总价,已经显示了杭州强大的高端购买力。现在限购放开,将释放杭州境外民众购买高端房的需求。
限价时期,消费者为更好的品质甚至涌向了商业大平层,价格更是高于周边新房,这就是市场需求最好的印证。
分歧来源于缺乏市场验证——
全面放开限价以来,以主城区为例,除绿城白马湖项目外,尚没有项目开售,拿地-首开间隔时间超4个月的已有6宗,最长已至5.5个月,比此前明显延长,这意味着去化速度下降已经成为现实。
好地研究院认为,当前的高热度,是有多方面促成的:
比如,供地结构上,恰巧碰上稀缺性较强的好地连续集中出让的难得窗口期——
今年一季度明显的感觉是,土地供应优质,宝地都拿出来了。
蒋村板块空窗了整个限价期并且是周边唯一的一宗宅地;望海潮TOD也是稀缺的留白;包括萧山新城区、市北、三墩,很多是控规优化调整;安琪儿区块也仅1宗可供,金沙湖一线湖景再无。
尽管一季度供地量翻倍,但是这个供应势头并不能持续,据好地研究院数据,稀缺好地后续供应量较少,比如滨江水电地块旁边还有两宗,但是蒋村、望江后续已经没有类似的好地供应!
比如,房企聚焦核心城市核心板块带来的对优质资源的白热化争夺——
杭州拥有众多深耕的本土企业,外地扩展较少,在最近一轮的市场下行调整中总体稳健,一直保持这较高的市场份额和活跃度。
而杭州新房市场交易金额位居全国前三的吸引力,积极吸引外来企业涌入布局。
尤其是此前的限价阶段,因为极致压缩的利润空间,央国企普遍库存处于低位,在当前核心板块为主的供地结构下,自然积极出手。
不限价下叠加央国企的资金优势,房企参与数量较多的地块,往往引发激烈竞争。
高热的一季度市场行情下,至少在目前还处于初期阶段,即板块出现第一宗非限价的高价地块,通过品质的提升,总体还是具有较高的安全系数。
接下来,需要关注的是:
1)整体供地量水平是否能够适度放缓,为前期项目消化提供较好的窗口和市场验证期。
毕竟,近一季度的供应规模,房企手上已经压了超900亿的货值,目前拿地主力军大约有十余家房企参与,一旦承接力走弱地价下行,或引发连锁反应。
2)二手房市场能否持续成交放量且价格企稳。
从此前相关部门的数据来看,卖旧买新的占比仅17%,意味着大量资金套现离场。
当前持续的二手房成交放量和土地高热下的价格走高,有助于提振市场信心,恢复市场流动性,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4月份,杭州还将有17宗住宅地块出让,包括下周二即将迎来包括运河新城、萧山市北、新城区等多宗热点地块出让。
至少在涨价预期未被证伪前,短期市场仍将保持谨慎偏乐观态势。
附1、今日土拍分析
● 建发以34.3亿元,达115.4%溢价、88029元/㎡楼面价竞得西湖蒋村低密地。溢价率创了今年全国新高,同时因为低密因素,楼面价更是大幅刷新了三天前滨江集团水电新城地块(77409元/㎡)。
即一季度,杭州最高楼面价记录,从5万跃升到近9万。
好地研究院测算,地块的保本房价大致在11万元/㎡左右,后续房价预期或冲14万,甚至以上。

● 中海以80.8亿元,溢价35.58%、43353元/㎡楼面价竞得望江TOD地块。此价格下,住房部分利润前期将沉淀在8万方的商业商务部分。包括去年底的西兴商住地,不到三个月中海拿地金额已达125.7亿元。
● 保利置业首次在杭州公开市场拿地(此前合作开发有萧山桂月云翠园及富阳江语云城项目),以10.4亿、溢价63.38%、22890元/㎡楼面价竞得西湖三墩宅地。
2.3万元/㎡的楼面价下,房价预期或在4万元/㎡左右,相比此前板块限价上涨约4千左右。
● 绿城以15.3亿元、溢价22.35%、47888元/㎡楼面价竞得钱江新城二期地块,考虑到项目区位,或仍维持原限价6.6万元/㎡预期。

附2、一季度供地特征
①推地节奏则明显加快
今年一季度,杭州市区累计完成32宗涉宅地出让,同比翻倍;总出让面积1480.6亩,同比增加94%,总出让金595.1亿元,同比增加149%,已达去年全年的一半左右。
含挂牌中17宗总起价233亿元,4月份杭州可能即将完成去年全年约75%的出让金规模。
②供地结构聚焦于改善
今年一季度供应商品住宅用地可售面积在170万方左右,预期货值超920亿元,意味着均价达到5.4万/㎡,相当于去年/今年一季度新房成交均价上涨60%左右。
已成交的32宗地块中,房价预期在房价3万以下的仅1宗;5万单价以上的则达到13宗,住宅可售面积(70万方,约4000套)占到出让地块供应总量的40%以上,其中7万以上的5宗,可售面积约36.3万方(1800-2000套),占21%。
③新价格体系重构
全面放开新房限价后的杭州,杭州的新房价格体系正加速重构。从目前的土拍地价水平测算到房价预期:
天花板,低密以今天蒋村为代表,冲到14-15万左右;高层以滨江核心、望江新城为代表,达到12-13万左右。同类可预期的钱江新城及江河汇区块。
8万+板块,涌现了湖墅、钱江世纪城。同类可预期包括申花、拱宸桥等市中心核心板块。
7万+板块,已经有城东新城,包括后续艮山门文晖区块同样可以预期。
5-7万板块,已出让的有钱江新城二期(除江河汇)、西兴、武林新城、萧山新城区,同样包括市北近世纪城区块、艮北新城也有大幅提升预期。
此外包括运河新城、金沙湖、三墩、未来科技城核心地块也将冲击4万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