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好地网 徐路加
今天(8.19)杭州两宗低密地出让。
其中,金沙湖低密地块由杭州蓝滨房产溢价13.88%竞得,成交价49241万元,楼面价18220元/㎡。相比去年底周边超24000元/㎡楼面价,一方面受容积率提升(本次为1.4,此前地块1.3)和地块不规则影响(西侧狭长不规则);也显示出在持续供地的情况下,土拍价格下行比较明显。
临安昌化镇低密地,则由杭州鸿源房产底价竞得,成交价17890万元,楼面价2595元/㎡。

两家均为新成立的房产企业,且瞄向杭州低总价的低密地块。这样的投资逻辑,较好验证了杭州放开限价后的房企投资格局——
①具有资金实力、产品力的央国企、本土龙头企业,重点聚焦核心地段,做产品溢价;
②中小企业,重点布局中小体量的低密地块,做地缘业态改善。
同类地块如临平北、崇贤、江东等区域,具有同类地块出让。
即使如临安昌化乡镇,杭州低密地块缘何企业敢于投资呢?
好地研究院认为,有以下几方面因素:
一是供应结构的因素,存在稀缺性。
容积率低于1.4的低密地块,尤其在牛市阶段,是极度稀缺的。从2016年中到市场转折的2022年中牛市期间,市区仅出让了59宗,占比不到8%,且主要位于外围,主城区仅西湖,包括本次钱塘下沙区域也无供应。业态的改善,尤其是城区低密,无疑是供需的主流方向,尽管短期呈现一定压力。
二是市场价格的变化,体现出性价比。
限价放开以来的价格体系,或引发消费端的转向。中心城区大幅涨价且普遍大面积、高总价的高层新房,与外围区域仍维持原价格形成了更为显著的价格差,如钱塘下沙5万-6万的叠排、联排产品,与钱二同价位的高层相当,部分地缘性客户或不再仅瞄准地段改善,也可业态改善。尤其是杭州配套齐全、交通便捷的背景,具有很好的职住分离的条件。
三是房地价差的空间,具有安全性。
本网此前分析,核心-外围区域进一步加大的竞争分化下,当前非原限价红利区地价有显著优化。
如本次昌化地块仅2600元/㎡(本地块原为商住地,楼面价3500元/㎡);本次1.4容积率的金沙湖地块也仅周边高层业态限价地块地价水平,预计整体房价3.5万以内即可保本。充足的房地价差预期下,尽管销售热度上与核心区域拉长,但具备安全性。

金沙湖地块航拍图(来源:好地大数据)
当然,随着市场下行,杭州的低密地块显著增多,今年更是占比近四成,短期销售端的压力加大。
一方面要企业做出更优的质价比,促进成交;另一方面,从土地供应端,也需给拿地企业有充足的消化期,避免同区同类“内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