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地网7月26日消息(研究员孙航海)今天,《杭州市临平区超山丁山湖单元详细规划》草案公示。
超山丁山湖单元位于杭州市主城区的东北部,地处临平区的地理中心。单元以超山风景区和丁山湖湿地为核心,打造山水城乡共生共融、产业服务共创共享的示范区。
一、规划范围
超山丁山湖单元北侧毗邻塘栖古镇,东接国家级开发区。规划范围东至望梅高架路,南至五洲路一沿山港一龙超线一育人路,西、北至丁山湖湿地,总用地面积约16.21平方公里。
二、规划目标
根据临平区国土空间分区规划打造生态休闲湖山环的战略要求,单元将以超山风景区和丁山湖湿地为核心,“人观景,景为人”的沉浸理念,打造山水城乡共生共融、产业服务共创共享的杭城生态山水文旅目的地、文创产业服务功能区、共富风貌水乡示范区。
三、发展规模
人口规模:规划城镇人口4.67万人。
用地规模:长河单元规划总用地面积为1621.52公顷,其中建设用地面积为613.77公顷。
四、用地布局
规划定位:以“全域旅游”发展模式为引领,集生态保护、农耕体验、科创文创、会展商务、康养宜居等多种功能于一体长三角生态休闲旅游功能区。
用地布局:落实杭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相关要求,结合现状倩况,尊重在建和已建建设项目,充分挖掘土地开发潜力,合理布局各项公共设施、商业服务体系以及居住生活用地,完善单元各项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布局合理、配套齐全、环境优美、复合高效的规划单元。
用地功能规划图
五、规划结构
规划形成“一轴、三核、四区、多廊”的空间结构,其中:
一轴:依托丁山湖湿地与超山的旅游功能主线,联动周边塘栖古镇、临平山打造旅游功能轴。
三核:为环境保护、产业发展和居住生活提供优质配套服务,打造生态休闲核、公共服务核、文旅创新核。
四区:根据单元的主导功能,形成四个片区,包括风景名胜旅游片区、文旅科创融合片区、水乡风貌保留片区、综合配套生活片区。
多廊:结合单元内河道水系景观,形成丁山湖、内排港、沿山港、横山港等多条景观廊道。
规划结构图
六、综合交通
规划充分研究现状,结合用地布局和功能区的划分,对上位规划路网体系进行必要的调整,形成适合于用地需求的路网系统。单元内车行道路分高速公路、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五级。
城市快速/主千路:规划形成两横两纵的快速路/主干路框架格局,分别为望梅路、秋石北路、五洲路和宁桥大道。
城市次干路:规划城市次干路分别为龙丁路、超山北路以及兴元路、文苑路等集散通道。
城市支路:充分考虑地块的合理布置利用及旅游交通关系,增加支路网系统密度。
道路交通规划图
七、蓝绿空间
践行生态文明理念,统筹山水林田湖全要素保护,保护与彰显本单元优越的自然本底,构建“双芯、一轴、一环、四廊、多点”的蓝绿空间体系。
双芯:以超山风景区为核心的生态绿心和以丁山湖郊野公园为核心的生态蓝心。
一轴:塘栖一丁山湖一超山景观轴,以塘超小径、塘丁超水上游线为依托的风景游线。
一环:环超山景观环,依托山脚环路(超山路一超梅路一龙超路)形成的风景环线,串联景区东园、南园、北园、西园。
四廊:沿望梅路、五洲路、宁桥大道、秋实北路四条沿路绿廊。
多点:单元内匹配居住用地布局,均衡分布的多个社区(村)级公园节点。
绿地景观规划图
八、公共服务设施
单元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根据《杭州市国土空间规划公共服务设施配套规定》进行分级、分类配置。按照级别,公共服务设施分为城市级公共服务设施、生活圈级公共服务设施和街坊级项目。按照类型,公共服务设施分为基础保障型设施和品质提升型设施。
城市级公共服务设施:
省市级:保留塘栖中学新校区(36班高中)、杭州市第三公墓。
区级/片区级:保留临平区殡仪馆、殡仪服务中心和梅怡陵,规划消防站1处。
生活圈级公共服务设施:
教育设施:单元规划2所九年一贯制、2所小学和7所幼儿园,共计初中27班,小学84班,幼儿园78班。
生活圈级邻里中心:单元共规划两级生活圈(10一15分钟不贴分钟),并相应设置若干个邻里中心。
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