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地网2月22日消息(研究员 孙航海)日前,德清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对《德清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草案)》进行公示。
德清县位于浙江北部,东望上海、南接杭州、北连太湖、西枕天目山麓处长三角腹地。2020年常住人口54.86万人,城镇化率62.19%。
规划定位为”国际化现代山水田园城市”,城市职能包括:全球地理信息创新策源地、全域数字化治理的先行区、全国县域高质量发展的样板区、品质生活的共同富裕示范区、创新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引领区。

一、接沪融杭链接全球,激发区域协同效应
1、长三角:依托主要廊道,融入区域一体化新格局
积极融入G60科创走廊: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进程,强化与沪、杭、宁、庐等区域中心城市联系,对接中国(上海)自贸试验区、进口博览会等重大平台,打通人才、金融、 技术的复合连接通道。
主动融入宁杭生态经济带:以湖杭一体化为延展基础,落实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建设任务,全面落实“五谷丰登”计划,大力发展“创谷经济” 依托莫干山品牌,共同打造国际生态文化旅游圈。

2、都市区:深化德杭同城,打造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北翼中心
落实杭德一体化合作先行区建设要求:高水平推进大运河文化经济带建设,打造运河文化魅力窗口区,实施综合交通深度融杭工程、亚运综合效益提优工程等。
积极融入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建设:依托莫干山国家高新区,莫干山国际旅游度假区为核心区,聚焦产业协同、 科技成果转化,助推大走廊建设绿色科创与文创融合发展集聚带。以莫干山、下渚湖湿地等特色节点,打造风景中的创新创意空间,参与共建大走廊国际交流窗口与后花园。

加快打造半小时融杭通勤圈:
其中轨道交通包括普铁(宣杭铁路)、高铁(湖杭高铁、杭宁高铁)、城际线(杭德市域铁路10号线、杭德市域铁路9号线、老宣杭铁路(改造)12号线);
高速公路包括杭宁高速、练杭高速、杭州二绕、湖杭高速、德安高速;
干线公路包括104国道、304省道、213省道、214省道、杭德快速路、湖杭高速南延至望梅路。

二、构建国土空间保护开发新格局
打造“一廊引领 二核两翼 三区联动四片融合”新格局。
一廊引领:沿着杭州二绕,打造城西科创大走廊北翼的融杭创新联动走廊;
一核两翼:做大做强中心城区,打造德清发展的中智城,西部打造以莫干山为核心的生态绿谷;东部打造以大运河为核心的蓝色水乡;
三区联动:联动莫干山国家高新区,莫干山国际旅游度假区,德清经济开发区;
四片融合:保护两大农业示范片、两大生态保护片,促进自然与人的和谐共生。

三、夯实粮食安全耕基,打造改革共富的农业空间
1、农业空间总体格局一谷三区百农场。
一谷:以国家级种业阵型企业为依托,推进“”鱼3虾1龟鳖1颗珍珠1粒种子1方蚕种"种业硅谷建设;三区:西部农旅融合样板区.中部高效农业综合区、东部农产品综合保供区;百农场:分布在全县域内的100家省、市、县级未来农场。

2、加强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
具体内容为“西保生态 东守耕地 田拥智城 连片集中”。大力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打造集中连片的“百千万”工程;要稳定耕地数量、落实耕地保护任务,优化耕地布局、促进耕地集中连片,提升耕地质量、增强耕地生产能力。
3、实现新时代和美乡村蝶变
优化村庄布局体系:135个村按类别划分为五类村庄,54个集聚建设类、27个整治提升类、25个城郊融合类、20个特色保护类、9个搬迁撤并类。
打造未来乡村试点:建成一批引领数字生活体验、呈现未来元素、彰显江南韵味、体现德清特色的未来乡村,为未来乡村建设提供德清样板。
构建美丽乡村新格局:构建一带两圈十线十四片区的德清新时代和美乡村新格局。

四、实施品质新城策略,打造创新高效的城镇空间
1、城镇化策略
创新集聚赋能,推动城市能级提升;优化布局城乡服务,构筑美好家园;信息化助力城市治理,促进要素集约节约利用。
2、形成“一主、一副、三组团”的城镇空间格局
一主:五街道三镇组成的中心城区;一副:新市镇作为县域副中心城市;三组团:临杭组团、临湖组团和莫干山组团。

3、城镇生活圈建设

4、形成“三区、六级、多点”的产业空间平台
三区:莫千山国家高新区,莫千山国际旅游度假区,德清经济开发区;
六极:地信智慧城、青创智能城、通航智造城、车联智造城运河智造城、莫千论剑谷;
多点:多个特色专业园和小微园。
五、县域综合交通格局
构筑“九路、六轨、一港口、一通航”综合交通网络。
九路组成县域干线公路网络:5条高速,杭宁高速、练杭高速、杭州二绕、湖杭高速、德安高速。1条国道,104国道。3条省道,304省道、213省道、214省道。
六轨:宣杭铁路、杭宁高铁、湖杭高铁、杭德市域铁路-10号线、杭德市域铁路-9号线、老宣杭铁路 (改造) -12号线。
通航:莫干山机场。
港口:以临杭物流园区和德清港国际物流园区为主体的内河港口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