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评)城西科创大走廊发展“十四五”规划公示,对哪些区域影响较大?(附规划原文)

好地研究院点评:

未来10年,城西科创大走廊将打造成面向世界、引领未来、服务全国、带动全省的全球创新策源地;成为创新力、竞争力、影响力卓著的高水平现代化引领示范区和国际化大都市的新中心

因此,规划范围向南北扩展,从总面积224平方公里扩展至约390平方公里,增166平方公里;

发展空间结构由“一廊三城”变成“一廊四城”,在“紫金港科技城、未来科技城、青山湖科技城”三城基础上新增“云城”。

主要扩展区域:北以西站为首的云城,南为青山湖及其南侧区域,解决了原大走廊南北向部分区域宽度不足问题;

此举不仅为大走廊拓展了发展空间,又为其交通一体化发展打下基础; 

未来,围绕龙头——大走廊联动南北两翼发展,将形成以科创产业为核心的杭州都市圈西部发展大区域,涵盖杭州西湖区、临安区、富阳区、滨江区及湖州德清县

大走廊内,主要新发展区域是云城、云谷、南湖(老余杭)、临安青山湖科技城、湖滨新城、临安高铁站

大走廊外,北翼主要带动余杭区瓶窑、良渚、径山,辐射仁和以及都市圈城市德清

南侧主要影响富阳银湖、高桥、富春湾新城、三江汇等发展,并与滨江区形成产业互动

影响板块列表

影响板块示意图

为达成发展目标,大走廊将有以下发展举措:

1、产业:构筑“5+2”创新圈,以一流院校、科技型龙头企业为核心,巩固提升环浙大、环阿里(未来科技城)、环南湖、环青山湖、环农林大五大创新圈竞争力,着力培育环西湖大学、环小和山两大创新圈,形成大走廊内产业联动互补发展。

2、交通:把西站打造成长三角重要枢纽,成为杭州门户之一;同时以“专线+快线+普线”多种形式织密轨道交通网络,加上钩织“四纵三横”高快速路网,从而达到大楼廊交通一体化。

3、配套:教育方面,重点建设10所国际学校,提升教育质量,推动合理均衡布局基础教育资源,加快推进区域招生政策一体化。

文化方面,重点高质量建设大走廊歌剧院、科学技术馆、博物馆等一批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文化设施;

医疗方面,推进浙一医院总部、浙江省人民医院临安院区等甲级综合优质医院,完善大走廊东西两侧均衡布局。

4、居住:为提升居住品质,推动未来社区全域化样板地,按照领先型、示范型、基本型三个层次,形成“341”总体布局结构,即3个领先型未来社区、4个示范型未来社区,以及100余个基本型未来社区。到2025年,重点推进20个未来社区项目建设。


附: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发展十四五规划(草案)原文

杭州城西科创产业集聚区管委会

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

规划范围东起浙江大学玉泉校区,以西湖区紫荆花路为界,南至西湖区留和路南侧山脊线、杭徽高速公路,西至浙 江农林大学,北至西湖区灯彩街、杭长高速公路、临安区中苕溪一线,总面积约 390 平方公里。逐步向南北两翼拓展,联动发展区包含西湖区、余杭区、临安区相关区域和杭州高新区(滨江)、富阳区;探索将德清相关区块纳入规划建设管理。

规划期限为 5 年(2021-2025 年),展望至 2035 年。

一、发展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杭州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忠实践行八八战略,紧紧围绕数智杭州·宜居天堂发展导向,以全面增强创新策源力为核心,以平台集聚、人才集聚、要素集聚、政策集聚和体制机制创新为路径,以更高水平改革开放创新和数字化治理为动力,推进高原造峰,加快形成一批未来科技、未来产业、未来城市、未来治理硬核成果,全面提升大走廊建设发展水平,奋力打造重要窗口科创之城的鲜明标识,成为杭州打造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和全国数字治理第一城、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区域性创新高地的核心力量,为浙江省打造高水平创新型省份、形成国家战略

科技力量提供强大支撑。

(二)基本原则

坚持创新引领。以体现国家意志、服务国家战略、引领世界科技潮流为使命,强化数字赋能,着力提升新知识创造、新技术原创、新技术集成、新模式孵化、新产业培育能力,在重大原创性科学成果和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取得突破,为科技、产业持续发展提供源头创新支撑。

坚持人才驱动。厚植创新第一动力,以人才为中心,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营造全球一流创新环境,打造生活生产生态融合、宜研宜业宜居环境,集聚一大批顶尖人才、科技领军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最大限度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成为最佳的创新价值转化地、最具影响力吸引力

的人才流入地。坚持数字赋能。以数字化网链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以数字化生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以数字化消费激发重量级新需求,以数字化融合打造跨界成长全场景,推动数字化转型全方位先行实践,率先建成整体智治示范区和数字变革策源地。

坚持开放合作。聚焦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前沿,链接全球科技创新策源地,深度参与国家一带一路创新之路建设,建设一批国际创新共同体,进一步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强化与上海国际科创中心、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等合作,聚力建设长三角科技共同体、G60 科创走廊,成为长三角产业科技创新的开路先锋,率先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枢纽。

坚持集群布局。以提升国际性产业集群竞争力为导向,统筹研发平台、产业平台、基础设施平台、应用场景布局。围绕标志性产业链,集成创新链资本链人才链供应链,强链补链延链并举,提高标志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和分工地位,形成优势集群-特色产业链-重点平台的整体优势,培育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产业集群。坚持系统集成。坚持系统设计、协同实施、动态优化的系统工程思维,纵深推进科创集群、城市功能、生活体系、生态系统、人文空间一体化布局和空间治理一体化;加快构建产学研用金、才政介美云十联动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打造线上+线下”“虚拟+实体”“云端+物理融合共生的科创新范式,形成可持续、自生长的创新发展新模式。

(三)发展目标

到二〇三五年,高水平建成面向世界、引领未来、服务全国、带动全省的全球创新策源地,成为创新力、竞争力、影响力卓著的高水平现代化引领示范区和国际化大都市的新中心。全面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全域创新体系,科技型智能化新服务、新治理、新生活普及普惠,汇聚世界一流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科技创新平台、创新型企业和创新人才,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能力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在互联网+”、生命健康和新材料等若干战略领域实现从跟跑、并跑到领跑,数字科技产业集群综合发展水平位居世界前列,成为引领未来产业、未来城市、未来治理、未来规制方案的首创地和孵化器,成为全球学术新思想、科学新发现、技术新发明、产业新方向的重要策源地和全球创新版图重要一极。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锚定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体制机制创新、重大平台打造、创新主体培育、硬核科技成果创新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创新型产业集群培育效应显现,打造全球领先的数字科创中心,建设高质量发展引领区、城市现代化先行区、整体智治示范区,初步建成面向世界、引领未来、服务全国、带动全省的创新策源地。

——前沿科学和先进技术原创能力显著增强。互联网+、生命健康、新材料领域产生一批关键核心技术,部分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奋力实现国家实验室零突破,国家级研发机构与平台达到 50 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达到 20 家;PCT 国际发明专利申请数 500 件,参与制定国际(国家)标准数达到 60 项,获国家科学技术奖 100 项。

——全球一流人才创新创业生态基本建成。形成创新要素集聚、创业服务专业化、融资体系多元化的优质创新创业环境,建成 50 个国家级孵化器和众创空间,集聚创业投资基金资产管理规模达到 5000 亿元,集聚人才总量达到 70 万人。新引进国内外顶尖人才、领军人才 350 人。

——世界级创新型产业集群初具规模。大走廊创新型经济规模化发展,产业效益水平显著提升。产业增加值保持年均 10%左右增速,达到 3500 亿元;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营业收入超万亿元,生命健康、高端装备、金融科技营业收入达到千亿元级规模;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到 3200 亿元,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达到 2000 家,上市公司达到 100 家,技术交易合同成交额超过 200 亿元。

——科创型未来城市格局基本形成。高水平推进全域未来社区集群和湿地湖链生态廊道建设,基本建成较为完善的交通、市政基础设施和新型基础设施体系,优质社会服务供给能力显著提升,建设 20 个未来社区,提供人才租赁住房达到 8000 套,基本形成宜研宜业的新型科创空间、美丽宜居的生活空间。

——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更加完善。率先推进整体智治示范和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基本实现规划、标准、政策统筹管理,实质性推进大走廊建成一体化整合、实体化管理、市场化运作,形成充分调动省、市、区各方积极性的高效开发管理机制。

二、构建一廊四城两翼发展新格局

承继一带三城多镇布局基础,遵循全域一体、绿色集约、功能集聚的原则,实质性推进城市功能、创新资源、产业平台、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等一体化规划、一体化布局,加快提升东西科创廊道能级,持续做强四城特色优势,拓展南北两翼发展空间,形成一廊四城两翼联动发展新格局,打造生态更美、功能更优、竞争力更强的现代化科创大走廊,建设科技型未来城市。

(一)做优东西科创主廊道

依托丰富科创资源和优质生态本底,强化重大科技设施、人才、平台、要素集聚,夯实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产业创新中心的功能载体;畅通东西向综合交通走廊,有机串联生态、科创、产业、生活、文化空间,统筹紫金港科技城、未来科技城、青山湖科技城和云城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城市更新,打造以云城为核心,联动未来科技文化中心的杭州城市级新中心;荟萃名家名校名企名院,激发创业创新创意创造,形成以湿地湖链为脉、科技创新为魂的湖城一体科创主廊道,打响全球创新策源地品牌。强化四城协同发展。提升紫金港科技城、未来科技城、青山湖科技城、杭州云城协同发展水平,进一步完善创新链、产业链、设施网、生态廊协同建设机制,突出创新协同、产业联动,构建创新链产业链有机衔接、产业特色互补、有序分工的一体化发展格局。进一步提升三城创新能级,加快杭州云城城市功能和未来产业培育,使四城成为东西向科创主廊道的核心支撑。

——紫金港科技城。发挥浙江大学、西湖大学等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作用,集聚建设一批实验室、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深耕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生命健康、金融科技等领域开展重大关键技术创新。发挥好浙大紫金科创小镇、浙大创新创业学院等创新孵化基地作用,构建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高质量推进科技城 2.0 版建设,打造数字经济和新制造业双引擎发展示范样板区。

——未来科技城。以数字经济和生命健康为核心领域,建好之江、湖畔、良渚三大实验发展实验室经济,形成原创科技研发中试成果孵化产业化全创新链。依托梦想小镇、人工智能小镇、未来科技城数字·健康小镇、浙江人才大厦、浙江(杭州)知识产权创新产业园等平台,打造创新飞地”“人才飞地和研发总部集聚区,发展科技型龙头企业总部经济,在人工智能、无人驾驶、生命健康等领域形成优势突出的专业化品牌园区,推进余杭人工智能创新发展区、物联网先进技术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等建设,打造未来科技策源地、未来产业引领地和未来城市样板地。

——青山湖科技城。聚焦高端装备核心零部件、新能源新材料、高端医疗器械、数字经济硬科技领域,强化省科研机构创新基地、微纳智造小镇等载体支撑,发挥行业龙头加强高新技术、产业、人才集聚,建设产学研紧密协同、产城人高度融合的硬科技创新策源地。

——云城。聚焦创新+枢纽+文化+商务+公共服务等复合功能,坚持站城一体、综合配套、三生融合,联动人与自然、城市与田园、创新与生活,加快西湖大学和西湖大学城、云谷小镇、湖畔大学、高桥科创岛等平台建设,培育云计算、智慧医疗等未来产业,促进平台新发展、社群新关系、基建新形态,创造适合年轻人生活方式的交往客厅,创新数字治理和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打造现代综合交通枢纽、杭州新地标、城西 CBD 和高端人才集聚地,建成彰显山水之城、文明之城和数字经济第一城特色的未来城市典范。构筑“5+2”创新圈。以一流院校、科技型龙头企业为核心,集聚创新资源,提升创新浓度,加大人才密度,培育科技型企业,集中打造创新活跃、交流高效、配套完善的创新生态圈。巩固提升环浙大、环阿里(未来科技城)、环南湖、环青山湖、环农林大五大创新圈竞争力,着力培育环西湖大学、环小和山两大创新圈。

——环浙大创新圈。以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玉泉校区为核心创新平台,聚焦脑机智能、数字经济、医疗健康等重点领域,加快一流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和高层次科技人才集聚,促进人才、数据、设施汇聚共享,支撑原始创新、核心技术创新和关键应用创新三位一体创新体系建设,构建完善硬核技术持续涌现、创业企业活力迸发的创新生态系

统。

——环阿里(未来科技城)创新圈。以阿里为核心创新源,依托杭州师范大学、中国移动杭州研究院、中电海康集团、恒生科技园等创新载体,以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

链技术、5G 技术研发及应用为重点,构建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全链条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培育更多科技型创新企业,优化创新生态。

——环南湖创新圈。依托之江实验室、阿里达摩院等科技重器,聚力高原造峰,重点围绕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量子传感、机器智能、数据计算处理等领域,与中科院、清华大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剑桥大学等海内外知名大学和机构深入合作,推进核心技术研发和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超常规建设智能计算国家实验室,打造智能计算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智能科学研究高地。

——环青山湖创新圈。以省科研机构创新基地为核心载体,进一步挖掘科研院所源头创新潜能,实质性加速创新成果落地转化和产业化;优化青山湖核心功能区,承接南湖科学中心科研成果创新链,建设中试转化基地,发挥好行业龙头企业创新主体作用,重点在装备制造、集成电路、节能环保、新材料等领域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

——环农林大创新圈。以浙江农林大学、杭州医学院为核心创新源,加强种质资源、生物医药、生态环境等重点学科群建设,集聚生物育种、生物技术药物、生物信息工程、高端医疗器械等领域科技型小微企业和创业团队,培育高端健康服务企业。

——环西湖大学创新圈。以西湖大学为核心创新源,聚焦理学、生命健康、前沿技术等重点领域,创建高水平实验室,加强基础研究和多学科交叉前沿研究,推动基础研究、应用科技研究、科技成果转化、创新企业培育紧密结合,培育一批生命健康科技型企业。

——环小和山创新圈。依托浙江省小和山高教园内浙江工业大学、浙江科技学院等高校科技资源,深化名校名院名所合作机制,建设众创平台,完善产业创新生态,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发展创新型企业,形成富有特色的高校经济。

(二)拓展南北两翼联动区

依托科创大走廊城市级新中心向南北两翼拓展。北向拓展余杭区瓶窑镇、良渚街道、径山镇、良渚新城、仁和街道、 钱江经济开发区,探索将德清部分区域纳入规划管理建设;

南向联动之江国家旅游度假区、富阳区、杭州高新区(滨江),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协同推进基础研究、成果转化、创新平台、产业平台、科创人才飞地建设,共同打造

最具生态美、文化美、生活美的科创空间。

南翼联动区。联动国家级之江旅游度假区的云创”“文创资源,协同打造云制造之城和之江文化产业带核心区;联动富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富春湾新城等平台,合力形成光通讯、5G 通讯、智能装备产业产业链和创新链;联动杭州高新区(滨江)科创资源,建立产业发展空间、研发创新的协同机制,协力发展数字经济,共同打造数字经济第一城。

北翼联动区。联动良渚街道,以梦栖小镇、良渚国际生命科技小镇、中国美院良渚校区等平台为重点,一体化布局生命健康、创意设计功能,共建融历史文化、科技创新于一体的都市发展新区;联动瓶窑镇,以中法航空大学(筹)为依托,打造世界级前沿航空科教基地;联动德清县,以德清地理信息小镇、莫干山高新区和莫干山国际旅游度假区为重点区域,共建全球地理信息+人工智能创新应用策源地,形成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北翼中心。

三、打造原始创新成果创造之地

重点聚焦互联网+、生命健康、新材料等三大科创高地建设,强化未来科技研究、重大原创性研究和前沿交叉研究,高水平推进重大创新基础设施建设,在关键环节、关键领域、关键产品取得若干重大原创性科学成果,突破若干关键核心技术,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打造原始创新成果创造之地。

(一)集群化建设高能级科创平台

构建新型实验室体系。充分释放之江实验室一体双核多点体制优势,支持多点布局发展,推动之江实验室进军国家实验室,打造世界一流智能计算国家实验室,智能计算学科影响力进入全球前列。全力支持西湖实验室打造国家实验室。支持现有国家重点实验室提升创新能力,在互联网+、生命健康、新材料等领域新创建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

推进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积极布局建设省实验室,建设好智能科学与技术浙江省实验室、系统医学与精准诊治浙江省实验室、生命科学与生物医学浙江实验室、数据科学与应用浙江省实验室等。推进与国际尖端实验室学术交流活动,支持组建联合实验室和实验室联盟。

加快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群建设。争取国家重大科技创新平台载体建设,争取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布局更多分支机构,争取国家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布局。推进浙大超重力离心模拟与实验装置建设,建成世界上超重力离心机容量最大、实验舱功能与能力最强的多学科科学实验设施;谋划推动量子精密测量、新一代工业互联网系统信息安全、智能计算、超级感知、社会治理大数据与模拟推演等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装置建设;推进工业互联网平台国际公共科研大平台建到 2025 年,力争创建 2 个以上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建设高水平创新中心。充分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中的主体作用,支持领军企业牵头整合高校、科研院所创新资源,在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等硬核科技领域创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国家临床医学中心等。

支持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研究中心)建设,支持企业建设工程研究中心、技术中心、博士后工作站、院士工作站等创新载体,鼓励领军企业建设一批从事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全球研发中心和未来实验室。支持企业到海外设立技术研发机构。到 2025 年,力争创建 3 家国家技术(产业、制造业)创新中心。

培育新型研发机构。支持现有省级科研机构、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等开展体制机制和治理模式创新,联合国内外知名院所向新型研发机构转型,加快建设一批集研究开发、成果转化、衍生孵化和技术服务等一体的新型研发机构。推动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等向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提升。深化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等战略合作,吸引国内外一流高校、科研机构或高层次人才团队、国家级科研机构、中央企业和地方大型国有企业、世界 500强企业和外资研发型企业设立新型研发机构;建好浙江大学国际健康医学研究院、杭州云栖工程院等省级新型研发机构,择优重点培育若干国内一流、国际领先的标杆型新型研发机构。强化研发机构优化整合,以学科融合发展、产业链补链强链、区域协同联动为着力点,形成新型研发机构创新资源和科研优势叠加优势。支持国内外创投机构参与新型研发机构建设,推动科技型企业孵化。支持新型研发机构承担国家和省科技计划,参与全球科技项目研发攻关。加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进一步发挥微纳技术研发开放平台、创新药物成药性评价公共服务平台、医疗器械创新发展技术平台的作用,发展公共技术研发服务,提供高端的技术增殖服务和行业测试服务。推进全省集成电路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微电子制造设备及核心零部件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整合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实验设施资源,提供开放式高效便捷的仪器设施专业共享服务。推进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开展技术服务、产品开发、中试孵化、检测分析等一体化科技创新服务。争取落地国家首批肿瘤诊断与治疗项目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试点和国家基因检测技术临床应用示范中心、国家第三方高性能医学诊疗设备应用示范中心、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级医学图像数据库等一批国字号平台。

(二)充分发挥高校创新先导作用

推进高水平大学与学科建设。支持浙江大学打造世界一 流的综合型研究型创新型大学,更好发挥作用;支持西湖大 学开展新型省部共建、建设世界一流新型研究型大学。支持 浙江工业大学、浙江农林大学、杭州师范大学、杭州电子科 技大学、浙江科技学院等高校优长学科冲刺国家双一流 A+学科。推动中法航空大学(筹)建设,努力打造航空产业 策源地。积极引进国内外顶级信息、生命健康、新材料类高 校科研院所在廊内建立分校分院。发挥浙江大学、西湖大学 的学术高峰引领作用,健全高校之间、高校与科研院所之间 学科协同和多学科交叉融合发展机制,聚力做强优长学科,不断提升在全球科学研究中的影响力,打造全球学术交流枢 纽。

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强化产学研协同创新、深度融合 的资源服务平台功能,健全以企业、市场需求为导向的科研 项目组织和立项机制,引导高校院所的研发活动紧紧围绕企 业、市场需求展开。鼓励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 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开放共享创新体系,打造一批校企共建的 协同创新平台。深入推进科教协同、产教融合,鼓励校地企 共建实训基地、共设教学课程、共担科研项目,订单式 养高层次应用型产业科技人才。

(三)聚力基础研究与关键核心技术攻坚

聚焦重点领域基础研究。以互联网+”、生命健康、新 材料等领域前沿基础研究为重点,加大对接国家自然科学基 金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省尖峰计划力度,探索设立 大走廊自然科学联合基金,支持实验室、重大科研平台和企 业联合承担变革性技术关键科学问题研究,每年支持实施 50 项重大前沿基础研究项目,在脑科学与人工智能、生命科学 与医药健康、生物技术与绿色智慧农业、纳米科技与功能材 料等领域取得一批原创性重大成果。

支持关键核心技术攻坚。引导有实力企业、高校科研机 构主动对接国家科技创新 2030 重大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 划和省尖兵”“领雁”“领航等计划,聚焦高端通用芯片及基 础软件、人工智能与融合应用、量子技术、第三代半导体、新一代网络通信与时空技术、空天信息技术、区块链、网络  安全、重大传染病防治、高发疾病精准医疗与新药创制、高 端医疗装备与器械、生物基高分子材料等领域卡脖子技术, 支持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评选优秀团队给予奖励表彰。 五年累计实施 150 项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取得一批标志性成 果。

参与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发挥知名科研机 构、高等院校、创新企业的国际影响力,选择优势领域主动 对接和承担国家《积极牵头组织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 程方案》项目,吸引国际组织、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企业 及社会团体等参与建设、运营和管理,汇聚全球优质创新资 源,引领基础前沿科研发展。支持参与他国发起或多国共同 发起的大科学和大科学工程计划,增强凝聚国际共识和合作 创新能力。

(四)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促进创新主体加快转移转化科技成果。发挥企业技术转 化主体作用,推动企业研发机构与高校院所建设联合实验 室,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高端技术承接能力。依托优势企业, 联合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集中在人工智能、5G 物联网、 集成电路、精准医疗、高端医疗器械、智能制造等优势领域, 组建以产权为纽带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强化高校技术 转移办公室职能,畅通技术成果供需服务,促进技术成果快 速转移转化。

完善专业化技术转移转化服务体系。加快推进浙江知识 产权交易中心、浙江杭州知识产权创新产业园、青山湖科技 城科技成果转移中心功能整合,建设全国科技成果(知识产 权)交易所,强化与省科技大市场的协作,建立健全以知识 产权交易、技术转移转化为中心的创新型技术转移转化服务 体系,提供成果培育、成果评估、成果营销、成果交易、成 果投资等五位一体全过程服务,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通过 信息、资源、政策集成,推进企业科技成果商品化、资本化、 证券化,提高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助力推进中小微科技型企 业科技成果与行业领军企业、上市公司、金融机构的无缝对 接。

强化科技成果转化孵化体系。支持高校、科研院所、新 型研发机构、行业龙头骨干企业、大学科技园、专业园区开 展孵化器(众创空间)建设,优化实验室孵化器(众创空 间)加速器专业园区链式孵化体系,发展孵化器(众 创空间)天使投资创业企业持股孵化模式,提高科技成 果转移转化效率。建设大企业垂直专业化众创空间,以众扶、 众创、众包、众筹等开放创新方式,推动研发资源及上下游 产业资源开放共享,孵化培育一批产业链核心环节的硬核科 技企业。

支持浙江大学、西湖大学、之江实验室、湖畔实验 室等高校和新型研发机构推动成果转化和创业孵化。建立科 技孵化联盟,打造梦想小镇沪杭创新中心、合杭梦想小镇等 梦想小镇联盟,整合技术型创业服务机构、平台和资源,促 进服务资源共享、联合孵化、生态营造。

四、打造全球创新人才汇聚之地

坚持人才首位战略,构建与国际接轨、有利于创新创业 的人才机制,营造一流的人才发展环境,全力打好人才引进、 培育、评价、激励组合拳,引进培育一批顶尖人才、科技领 军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打造全球创新人才汇聚之地。

(一)实施量质并重的创新人才引育计划

加快引进海内外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进一步对接省 鹏计划和杭州市高峰人才引育行动等重点人才计划,组织 实施城西科创大走廊尖端(领军)人才倍增计划,集中资 源重点引进一批国际一流的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和高 水平创新团队。到 2025 年,争取新引进培养两院院士、海 外院士和诺贝尔奖、菲尔兹奖、图灵奖、普利兹克奖获得者 等灵魂性科学家 50 名以上,团队式新引育国内外顶尖人才、 领军人才 350 名以上。

着力培育科技企业家队伍。聚焦数字经济、生命科学、 新材料及高端装备制造等特色优势领域,组织实施城西科创 大走廊科技企业家计划,着力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战略 思维、创新精神、创业能力的科技企业家队伍,形成具有大 走廊特色的科技企业家培养品牌。深化人才+项目+资本 展模式,推动人才地图与产业地图融合,到 2025 年,在多 层次资本市场上市挂牌高层次人才企业 30 家左右,培育具 有行业引领性的高层次人才标志性项目 100 个左右。 集聚 STEM 专业为重点的青年人才。以集聚科学、技术、 工程和数学类(STEM 专业)青年人才为重点,实施城西科 创大走廊 STEM 人才引育计划,面向海内外实施精准化引 才工作。支持大走廊区域内高校优化专业设置,探索实施从 高中教育到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的全程 STEM 人才培养试点 工程。到 2025 年,争取区域内新引进人才 STEM 专业占比 达到 50%左右。

(二)打造国际一流的人才创业创新生态

持续深化人才评价和使用机制改革。建立多元化人才评 价机制,探索下放职称评审权限,率先在新型研发机构等单 位开展职称自主评审;对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人才,建立职 称评审直通车制度。支持新型研发机构开展人才使用、管 理和激励等创新政策试点,推动院所平台开展科研人员 制度,建立完善企业和院所双向流动机制;实行科研人才 全职+双聘为主体、兼聘+临聘为补充、科研+管理+ 分级分类管理、市场化激励的用人模式;探索高端人才薪 知识价值分配机制,对全时全职承担任务的团队负责人 (首席科学家等)实行清单式管理和年薪制,年薪所需经费 在项目经费中单独核定;探索实施重点攻关项目揭榜挂帅人才使用机制,探索科研院所招引、区域统筹使用的人才工作新模式。

深化科研项目组织管理方式改革。探索竞争性人才使用 机制,率先允许重大科技攻关项目面向市场遴选首席专家, 实行首席专家负责制;推进基于绩效、诚信和能力的科研管 理改革试点,简化科研项目管理流程,率先开展项目招标揭 榜制,实行项目实施里程碑式管理。探索科研项目申报直 通车制度,争取省重点研究开发计划单列大走廊单元。全面 开展省杰出青年基金包干制试点,探索建立科研人员自主 合理使用经费承诺制、报销负面清单制。省自然科学基金优 先配置到大走廊,给予领军人才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和经费 使用权。

探索实施科技成果权属改革。推进科技成果所有权的 权能分置,率先赋予科研人员科技成果长期使用权。探索 形成符合科技成果转化规律的国有资产管理模式,高等院 校、科研机构对其持有的科技成果,可以自主决定转让、许 可或作价投资,无需报主管部门、财政部门审批。鼓励科研 单位和科研人员通过科研发展基金等方式,将成果转化收益 继续用于中试熟化和新项目研发等科技创新活动。 更大力度探索开放外籍人才政策。

建立高层次外国人才 担任省市重大科研项目主持人或首席科学家,探索建立高层 次外国人才担任事业单位性质的新型研发机构或民办非企 业单位法定代表人制度。对国际顶尖人才领衔的团队创新创 业,采取一事一议。试行外籍高层次人才持永久居留身份 证注册科技企业等便利措施;为外籍人才及家属提供生活、 工作、学习等便利服务。鼓励优秀外国留学生在大走廊创业 就业,符合条件的外国留学生可直接申请工作许可和居留许 可。对符合有关规定和条件的外籍人才提供永久居留和证件 签证便利服务。完善中外籍人才短期工作和实习制度。 持续完善高层次人才服务机制。依托杭州人才码等载 体,实施全生命周期、全过程人才服务。打造高层次人才绿 色通道,为进驻大走廊的高层次人才提供政策咨询、证照办 理、出入境服务以及财税、法律、金融等个性化服务,在项 目扶持、子女教育、医疗保健等方面给予优先支持保障。引 进人力资本评估机制,进一步优化人才投、人才贷、人才险 对创新创业的支持保障功能。完善人才住房保障体系,增加 人才租赁住房供给,探索集中建设、开发地块配建、国企回 购、货币化保障等多元方式解决人才住房需求。

五、打造未来新兴产业引领之地

面向新一轮产业变革前沿,聚焦优势科创领域,充分发 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以打造标志性产业链为关键,提升核 心产业数字科技产业集群国际竞争力,壮大生命健康、高端 装备产业集群,发展金融科技、创投产业、人力资本等特色 科技服务业,前瞻布局新材料等若干重量级未来产业,形成 “123X”现代产业体系,造就未来新兴产业引领之地。

(一)着力打造世界级数字科技产业集群

1.攀登国际数字科技产业制高点

依托浙江大学、阿里巴巴集团、之江实验室、中电海康、 蚂蚁集团等数字科学研究开发实力,瞄准世界数字科技前沿 方向,推进数字基础学科前沿探索,加快智能计算、高端芯 片、5G、区块链、空地一体无人驾驶等领先发展,着力突破 芯片 EDA 设计软件、机器人核心算法、触觉传感器、区块 链跨链交换等卡脖子技术,率先探索商业化应用模式,推 进新兴数字科技成果产业化,参与制定国际行业标准,打造 链接全球、联通全网的上云用数赋能服务中心。到 2025 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营业收入超过 10000 亿元,有力支撑 杭州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建设。  

2.聚力打造一批优势产业链

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链。以杭州、德清国家新一代人工 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为契机,充分发挥之江实验室、阿 里达摩院、浙江大学人工智能研究所等重点科研机构集聚优 势,前瞻布局人工智能领域原始创新,强化前沿基础研究, 加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强人工智能与云计算、大数据、 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融合创新,争取在智能计算、智 能感知与深度学习、智能终端等方面取得重大原创技术突 破。以中国(杭州)人工智能小镇、青山湖科技城微纳智造小 镇、西湖云谷小镇、杭州高新区(滨江)人工智能产业基地、 西湖云栖小镇、富阳硅谷小镇、德清地理信息小镇为产业布 局重点,加快人工智能技术层、应用层企业集聚,重点开发 人工智能芯片、智能传感器、智能终端等硬软件,积极探索 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构建起智能计算智能感知与大数据智 智能终端应用场景全产业链,加快培育城市大脑服务 服务商,增强城市大脑在智能服务、自动驾驶、智慧医疗、 智慧家居、智慧物流等应用,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人工智 能创新高地。

云计算和大数据产业链。依托阿里达摩院等研发机构, 开展大数据计算系统与分析、大数据应用模型等前瞻性共性 技术联合攻关,在计算操作系统、虚拟化技术、核心软件、 云中间件、安全技术研发以及大数据存储、挖掘、分析、处 理、加工、可视化等关键技术领域实现重大突破;以云谷小 镇、小和山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园、高桥科创岛为产业布局 重点,打造在全国有示范意义的大数据、物联网、云工程和 云服务等商业模式,在青山湖科技城建设长三角感存算控一 体化超级中试中心,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云计算和大数据 产业中心。

集成电路产业链。把握集成电路产业链国产化替代加速 机遇,充分发挥国家先进系统芯片产业创新中心(创建)、 阿里达摩院、之江实验室、浙江大学现代光学仪器国家重点 实验室、西湖大学先进微纳加工与测试平台、浙江省微纳技 术研发开放平台、浙江省微波毫米波射频集成电路产业联盟 等研发机构和平台集聚优势,以高端芯片研发设计能力为引 领,突破芯片设计卡脖子技术,积极推进半导体装备、第三 代半导体材料等研发与产业化;以青山湖微纳智造小镇、天 堂镓谷产业园、云谷小镇为产业布局重点,加快发展高端微 电子芯片,前瞻布局光芯片和第三代半导体,在 5G 射频物 联网制造专业芯片设计、光刻机浸液系统等集成电路封装测 试关键装备、集成电路关键材料等领域建立细分优势,建设 国内一流集成电路产业创新高地。

5G 物联网产业链。依托阿里达摩院、中电海康、中国 移动杭州研究院、华为研究院(高新区)等研发机构,围绕 工业物联网创新发展应用,重点突破网络架构、射频芯片和 模组、微波器件和天线、测试技术和装备、传感器设计及制 造、传感器测量及数据处理、多传感器集成和系统集成等关 键技术,打通基站系统、网络架构、终端产品和应用场景等产业应用环节;以云谷小镇、青山湖微纳智造小镇、5G  新产业街区为产业布局重点,推进 5G 核心器件、终端产品 和商业应用市场开发,加快 5G 核心芯片、射频核心部件、 光器件、5G 小微型基站设备、5G 核心网、边缘计算、IoL 平台等关键技术和产品研发产业化,打造具有国际领先水平 5G 物联网技术策源地和创新应用示范区。

区块链产业链。依托阿里云、阿里达摩院、浙江雄岸区 块链战略发展研究院、区块链应用技术协会等研发机构和行 业组织,重点研究突破扩容与存储、安全隐私计算、链上链 下高效协同、跨链互联互通等区块链基础理论研究和核心技 术研发;以西溪谷区块链产业园、中国杭州区块链产业园为 产业布局重点,加快区块链等新兴技术在商品溯源、智能制 造、版权保护、司法存证等领域的深度交叉融合、集成创新 和突破,进一步加强典型应用场景开发和产业应用创新,探 索完善监管法律法规,建设国家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基地。

数字贸易产业链。依托阿里巴巴、趣链科技、浙大网新 等数字服务企业,以跨境电商平台为依托,以大数据为支撑, 以数字技术为驱动,推进贸易在线化、数字化和贸易链扁平 化。支持移动支付、软件服务外包企业走出去,发展数字影 视、数字动漫、数字游戏、数字出版、数字教育等数字内容 产业,培育数字金融、区块链、数字医疗、智能物流等数字贸易平台企业;加大与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数字贸易、 电子商务合作,率先探索世界数字贸易合作机制,推进电子 贸易平台(eWTP)试验,积极探索制定贸易规则和标准, 建设全球跨境电子商务核心功能区和数字丝绸之路战略枢纽区。

(二)加快形成两大新的产业集群

1.建设国际一流生命健康产业集群

锚定浙江省生命健康科创高地目标,面向重大疾病治 疗和疫情防控,以前沿生命技术与数字技术融合发展为基 础,推进医、药、养融合发展,聚焦精准医疗、高端医疗 器械、创新药物、信息技术与生物技术融合等领域,重点打 造精准医疗产业链、高端医疗器械产业链,形成一批国际领 先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产品和产业支撑技术,抢占生 命健康科创产业制高点。到 2025 年,力争生命健康产业集 群营业收入达到 1000 亿元。 精准医疗产业链。依托浙江大学、西湖大学、系统医学 与精准诊治浙江省实验室、生命科学与生物医学浙江省实验 室、杭州医学院、未来科技城创新药物成药性评价公共服务 平台等高校和研发机构,加强结构生物学、基因编辑技术、 分子靶向医药研发、数字生命等领域基础研究;以西湖大学 城生命健康科创园区、天目医药港、浙江大学杭州国际数字 健康创新生态园为产业布局重点,推动基因测序、细胞治疗、 高端医学影像和大数据分析融合发展,构建从诊断技术、治 疗、药物、健康管理和生命大数据有机结合的精准医疗服务 体系建设,打造国际一流精准医疗发展高地。 高端医疗器械产业链,依托浙江医疗器械创新发展技术 服务平台、浙江省智能诊疗设备制造业创新中心、浙江大学 医学协同创新服务平台等研发平台,以未来科技城数字·健康 小镇、浙江大学杭州国际数字健康创新生态园、西湖大学城 生命健康科创园区、华立 181 园区为产业布局重点,瞄准康 复与健康信息等重点方向,完善高端医疗器械的关键材料、 关键器件、系统和产品等研发和产业化链条,加快发展体外 诊断设备、医用机器人(可穿戴机器人)、高端植介入产品 等高性能医疗器械,建设国内新兴的高端医疗器械研发产业 化基地。

创新药物。依托浙江省抗肿瘤药物临床前研究重点实验 室、浙江省细胞药物与应用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浙江省小 分子靶向药物研发重点实验室等研究平台,瞄准新靶点化学 药、抗体药物创制及植物药分析提取与制剂研发等领域,促 进治疗肿瘤、神经精神疾病等药物原始创新;加快抗肿瘤靶 向药物制剂技术、小分子化合物新药研发技术等优势领域基 础研究和产业化。

信息技术与生物技术融合。依托医学人工智能浙江省工 程实验室、浙江省医学分子影像重点实验室及杭州师范大学 教育部移动健康管理系统工程中心等研究平台,推进生命 健康信息化、工程化、系统化发展,打造智慧医疗健康新兴 产业。

2.建设国内重要高端装备产业集群

对接新制造计划,发挥数字科技优势,聚焦智能装备 制造等重点领域,着力突破核心技术和关键部件,推动装备 制造业数字化、服务化转型,建设国内重要的智能装备研发 产业化基地。到 2025 年,力争高端装备产业集群营业收入 超过 1000 亿元。

智能装备产业链。以紫金智能制造产业园、横畈先进智 造园、义桥工业园区、中国(杭州)人工智能小镇为产业布 局重点,集中突破智能传感、信息处理、自动控制、伺服驱 动、系统集成等智能装备关键核心技术,提升智能仪器仪表、 传感器、驱动控制装置、工业软件等智能装备基础产品水平, 突出发展工业机器人和物流仓储装备、环境监测仪器、大型 (特大型)空分成套设备等智能制造装备;依托阿里云、富 士康工业互联网等高能级 ICT 服务商整合智能装备产业,发 展面向中小企业的未来工厂建设解决方案,成为国内推进未 来工厂建设的重要力量。

(三)重点培育三大特色科技服务产业

1.金融科技

依托蚂蚁集团、网商银行等金融科技龙头企业和浙江大 学、之江实验室等名校、强所的人才和科研能力优势,运用 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移动互联等新科技, 持续拓展移动支付、消费金融、供应链金融、智能投顾、大 数据风控等新场景,发展智能移动支付、数字普惠金融、大 数据征信等新业态,探索金融与互联网、移动通讯、数据科 技、人工智能、区块链等金融科技创新模式,构建以西湖蚂 蚁小镇为布局重点,联动文一西路、西溪路金融科技企业集 聚带,打造国家金融科技产业高地。

2.创投产业

加快引进硅谷银行等世界顶级科技银行及创新性金融 机构,吸引国内外一流的公募、私募基金及上市公司投融资 总部,打通境内外创业投资通道,打造创新资本集聚高地。 落地挂牌上交所资本市场服务浙江基地上交所科创板 服务浙江基地等创新试点,主动开展与沪深交易所、省股权 交易中心的合作,搭建国内一流资本市场服务示范高地。

3.人力资本服务

依托高校院所、阿里巴巴、湖畔大学等企业商学院的人 才和教学资源,大力发展线上线下结合、多层次多样化人才 培训教育,培育专业化、国际化人力资源服务机构,集聚发 展国际化的人力资源服务外包、管理咨询、猎头等业务,加 快形成国际化、专业化、产业化、平台化的现代人力资源服 务体系,争取建设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区。

(四)超前布局重量级未来产业

把握全球科技创新发展趋势,依托国家、省实验室等重 大创新平台,重点谋划布局先进材料、量子科技、下一代人 工智能、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应用及网络安全等高精尖未来 产业,出台未来产业培育计划,打造未来产业发展先导区。 先进材料产业,依托浙江大学、西湖大学、浙江工业大学等 创新平台,加快发展智能材料、新型信息功能材料、能源材 料等先进材料,形成从基础研究、技术研发到产业化全过程 的先进材料科创生态体系,争取在智能材料领域实现技术突 破,打造浙江省先进材料创新策源地。量子科技产业,依托 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实验室、阿里达摩院等创新 平台,前瞻布局量子计算、量子传感与精密测量等前沿理论 研究和关键技术研发,重点突破发展量子电路模拟器、量子 计算机、量子传感器、量子测量仪等设备与核心器件,实现 制备技术研发的自主可控及逐步实现产业化。下一代人工智 能产业,加快开展脑机交互产品、类脑计算芯片、类脑智能 机器人等领域的科学研究,从科研、技术和产业等多维度构 建类脑智能产业生态。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应用及网络安全 产业,前瞻布局 6G、空天信息技术、网络空间与安全科技 等领域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推进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 应用及产业化。

(五)全面提升企业创新竞争力

1.打造一批创新型领军企业

实施雄鹰计划,精选一批创新带动能力突出、营业收 入可达千亿级规模的科技龙头企业,支持企业突破核心技 术、强化品牌建设、增强全球创新资源配置能力,支持企业 搭建开放式创新平台,建立企业创新生态圈。实施凤凰行 ,建立上市企业培育库,加强与科创板联动,优先支持符 合条件的硬核科技产业关键重点领域的优秀企业上市,借力 资本市场实现爆发式发展。建立独角兽种子企业储备库,研 究制定独角兽企业专项支持政策,着力推动独角兽企业快速 发展。到 2025 年,争取培育出 5 家左右千亿级创新型领军 企业。

2.扶持一批竞争优势突显的平台型企业

发挥以阿里巴巴为首的平台经济发展优势,通过互联网 +”模式,支持综合实力强、发展潜能大的平台企业进行跨地 区、跨行业整合资源,重点在数字贸易、金融科技、工业互 联网、供应链、智慧医疗、在线教育办公、生活服务、数字 创意等领域,培育形成一批行业带动力强、具有国内外影响 力的平台型企业。依托 supET 工业互联网平台,支持传统行 业龙头企业利用互联网+”和新一代信息技术重新构建经营 和商业模式,构建以平台为核心、数据驱动及模式创新为引 领的新型产业生态和价值网络,力争将大走廊打造成为全球

平台经济创新发展高地。到 2025 年,争取培育出 50 家特色 鲜明、竞争力强的平台企业。

3.集聚一批大企业研发总部

发挥科创资源密集优势,高标准规划建设大企业研发总 部基地,加快完善具有国际水平的法律、咨询、策划、知识 产权、评估、创业投资、技术经纪、科技交流与推广、成果 展示等商务服务功能,营造接轨国际的工作生活环境,重点 面向世界 500 强、央企、大型民营企业等引进行业科技型企 业总部和研发总部,快速提升大走廊创新影响力。

4.大力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集群

支持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和个人创办科技型企业。鼓 励科技型中小企业制定企业科技创新战略,支持有条件的科 技型中小企业建立内部研发平台、技术中心等,引进培育骨 干创新团队,申请认定高新技术企业;支持有条件的科技型 中小企业参与建设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等。在科技计划组织实施中,引导优质创新资源向硬核科技  中小企业集聚。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广泛参与龙头骨干企 业、高校、科研院所等牵头的项目;对于任务体量和条件要 求适宜的,鼓励科技型中小企业牵头申报。深入推进科技型 中小企业评价工作,支持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开展研发和成 果转化等创新创业活动,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快速成长为高 新技术企业。

六、打造宜业宜居宜创品质之地

按照人文智慧绿色韧性发展的理念,提升综合交通、公 共服务、市政设施、绿色生态、新型基础设施五大网络支撑 服务能力,全力打造全域未来社区样板地,加快推进科产城 人景有机融合,着力建设宜居宜业、产城融合的现代化国际 化绿色化科创新城。

(一)提升发展综合交通网络

打造长三角重要枢纽。以杭州西站枢纽为核心,实施高 铁动车所项目建设,引入湖杭高铁、杭温高铁、杭临绩高铁、 沪杭城际铁路,构筑形成十字形铁路通道;系统谋划铁路网 络建设,加强杭宁铁路二通道、宣杭城际铁路研究;启动宣 杭铁路货运外迁工程(大走廊段),加强对外货运集疏散功 能,构建货运走廊,打造长三角综合性交通枢纽。 织密轨道交通网络。围绕提升云城、南湖科学中心、闲 林、青山湖等区块轨道服务,优化专线+快线+普线轨道交 通布局,谋划建设区域性中运量轨道交通加密网络。增强 铁站+公交站+非机动车停车场综合换乘设施以及环区域预 约式小型巴士公交体系的建设,实现轨道交通和公交站点 600 米覆盖率超过 80%。大力推行 TOD 开发模式,加快推进 地铁三期和地铁四期项目建设。

优化四纵三横高快速路网。完善提升紫金港快速路、 绕城高速、杭州中环(余杭段)、绕城高速西复线四大南北 向快速交通通道,基本贯通留石快速路留祥路西延、文一 西路科技大道、杭徽高速(02 省道)天目山路三大东西 向快速交通通道,优化形成四纵三横高快速路网体系。面加强德清、富阳骨架路网联通杭州中环,增强跨区路网 的整体规划与衔接。强化西向扇面的区域辐射能力,启动杭 州至临安高速和温义宣二绕高速公路连接线通道(杭安高 速)前期研究,力争在十四五时期开工建设。

完善城市道路路网。加快建成良祥路、云洪路、荆长大 道北延、良睦路北延和南延、新横路南延等区域主干道路工 程,大力推进贯通断头路、畅通梗阻路、织密支小路建设, 确保跨区毛细血管畅通,实现“15 分钟进入高速网,25 钟通达主城区、1 小时通达全城

(二)构建高品质公共服务网络

提供学有所教优质服务。适应大走廊人群年轻化的特点, 实施大走廊基础教育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合理均衡布局基 础教育资源。加快推进区域招生政策一体化,有序推进民转 公,着力提升幼儿园、小学、初中居住覆盖率。重点加强全 域托育、托教设施建设,加快补齐教育供给缺口。积极推广 名校集团化办学、教学共同体建设等名校+新校办学模式, 导入更多优质基础教育资源。加快提升基础教育国际化水平, 推进教育国际化示范学校建设,布局新建若干外籍人员子女 学校。实施千校结好等项目,鼓励大走廊中小学与国外学 校加强合作与交流,引进国外先进教育教学理念,提升中小 学办学质量。建设社区邻里共享学堂,着力打造社区线上线 下联动学习交流平台。

构建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体系。加快完善优质医院布 局,推进浙一医院总部(二期)、省人民医院临安院区等医 疗设施建设,在青山湖科技城、云城规划建设综合性医院, 积极引进国内领先的区域性儿科、妇产科和肿瘤科医院。强 化医联体建设,推动家庭医生发展,均衡布局建设社区卫生 服务中心和社区智慧养老与康复中心,构建形成 15 分钟基 层健康医疗社区服务圈。建立健全公共卫生和重大疾病防控 体系,提升应急医疗救治储备能力。强化药品安全保障,建 立覆盖全生命周期的药品风险精密智控系统,严格药品安全 系统治理、源头治理、综合治理,保障药品安全有效可及。

建设未来社区全域化样板地。突出人本价值链、创新产 业链、生活供应链三链集成价值追求,借鉴 XOD 模式, 以全域 390 平方公里为规划范围,按照领先型、示范型、基 本型三个层次,规划未来社区生活圈规划单元,重点聚焦核 心区, 形成“341”总体布局结构,即 3 个领先型未来社区、4 个示范型未来社区,以及 100 余个基本型未来社区。到 2025 年,重点推进 20 个未来社区项目建设,到 2035 年,基本实 现全域未来社区建设目标。

建设标识鲜明文化艺术长廊。实施新文化地标建设,建 设代表城市形象的标志性文化设施,重点高质量建设大走廊 歌剧院、科学技术馆、博物馆等一批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文 化设施。构建均衡协调的基础公共文化设施体系,重点布局 建设国内领先水平的数字化智能化城市文化公园、乡镇综合 文化站、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等设施,构建形成 15 分钟科创 文化服务圈。构建区域联动的文化设施共享体系,重点推进 政校企合作共建公共文化设施,着力打通高校博物馆、私人 博物馆和科创大走廊博物馆等公共文化空间共享通道。依托 大走廊独特的山水文化、历史文化和创新文化,发挥科创高 地优势,以科技创新赋能文化传承创新,推动湿地湖河山、 千年历史文化和未来科技创新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传承发展, 强化文旅融合,打造贯穿全年的文化精品活动,形成湿地湖 链、千年古韵、科创长廊的特色文化艺术品牌。

创造无处不在交往客厅。丰富创新创业交往,重点配置 孵化用房、共享办公等双创空间设施,配套建设休闲广场、 咖啡厅、共享餐厅等设施。优化休闲服务交往,集聚国际化 多样化商业元素,布局零售商业、特色酒店、酒吧餐厅等服 务业态,打造具有文化品位和创新韵味的商业街区。完善邻 里街坊交往,围绕未来社区重点配套建设无人配送站、24 时便利店、健身房、游乐场、共享图书馆等设施。活化特色 街区交往,重点提升历史文化街区和打造城市中央街,加快 完善街区发展业态,丰富特色节事活动,配套建设风雨连廊 设施。

(三)完善现代化市政设施网络

加快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以未来科技文化中心、杭州西 站枢纽和南湖为重点,结合大走廊道路新改扩建、轨道交通 建设、重大市政管线更新、老旧小区改造、地下综合体等建 设,统筹协调各类相关规划衔接,推动供水、雨水、污水、 再生水、天然气、热力、电力、通信等城市工程管线纳入综 合管廊。

构建清洁高效现代能源体系。分阶段构建安全、可靠、 绿色、高效的智能电网,重点围绕云城、南湖、青山湖科技 城等核心区域,打造一批国内一流水平的智能配电网示范 区。推动大走廊全域纳入城市电网规划,加大农村电网改造 力度,推进电力上改下。加强与国家省市燃气主干管网衔接, 实施杭州北门站至临安站大走廊段管道建设,合理布局高压 燃气管网,实现全域燃气供应安全覆盖。结合未来社区建设, 布局太阳能、氢能等新型清洁能源设施的试点,探索综合能 源管理、分布式能源站,重点面向科学实验室、产业平台、 城市住宅,加强太阳能发电等基础设施建设。 构建安全优质的水利设施。加大河道综合整治,优化青 山湖、苕溪和余杭塘河水质,争取大走廊纳入杭州主城区供 水体系,实现以千岛湖、钱塘江、东苕溪联合供水,实现分 质供水、优水优用。强化韧性城市和海绵城市建设,完善防 洪排涝基础设施,以杭州城西南排通道工程为抓手,聚力推 进城西防洪排涝工程,进一步疏通和睦水乡、闲林五常水乡 和西溪湿地汇水通道。提升西险大塘防洪标准至 200 年一遇, 扩大临安里畈水库防洪库容,完善东苕溪流域防洪格局,扎 实推进南湖和青山湖综合保护工程。

(四)构建和谐共生的绿色生态网络

保护自然生态蓝绿本底。厚植区域生态本底,强化国土 空间规划和用途管控,落实生态保护、基本农田、城镇开发 等空间管控边界,减少人类活动对自然空间的占用。全面落 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严守湿地、水系生态红线,凸 显蓝绿底色。加快建立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进一步保护好 苕溪、西溪湿地等水源保护区和水源涵养地。强化城市整体 契形绿地保护,保持城市通风廊道。强化环境保护设施建设, 合理布局危废收运、中转、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处置设施。 保护大走廊内部生态功能和城市海绵结构,打造生态友好型 城市空间。 建设湿地湖链景观廊道。落实湿地水城建设要求,完善 大走廊生态廊道体系结构,营造特色湿地景观,重点构建湿 地湖链生态廊道,加快实现核心生态空间有效连通。加快贯 通西溪湿地、闲林五常水乡、和睦水乡、南湖、青山湖,整 合周边山水文化资源及道路,打造 100 公里湿地湖链风景廊 道,努力成为湿地水城的亮丽风景线。

实现“300 米见绿、500 米见园。加快建设小型生态节 点公园,加大城市公园绿道建设,重点建设未来科技城中央 公园、凤凰山休闲公园、狮山公园、南苕溪滨河公园、闲林 五常水乡公园、云谷绿心公园、郊野公园等生态景观节点。 完善线性绿道网络体系,推动建设环未来科技城核心区与环 青山湖绿道两大环线,通过苕溪绿道连通青山湖和南湖,并 连通沿文一西路与科技大道绿道。

(五)适度超前布局新型基础设施网络

完善万物互联设施建设。率先构建全球领先的 5G 双千兆网络基础设施,探索一杆式智慧杆塔在 5G 网络建设 中的集成应用,加快完善双 5G 规模部署,新增、改造 5G 基站 2200 座以上,实现双 5G 优良覆盖率达到 100%。统筹 推进大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窄带物联网 IPv6 升级,带动 存量设备和应用加速迭代,实现关键基础设施 IPv6 改造率达 80%以上,网络时延和丢包率等性能指标达到国内领先水 平。加快建设高速泛在传感器、窄带物联网基站和物联网公 共服务平台,推动 5G 与物联网垂直集成应用深度融合。在 存储、感知、运算领域,推进面向物联网的感存算一体化超级中试中心落户大走廊。

建设国家级行业数据中心。围绕医疗健康、科教、国家 电网、政务信息等重点领域,统筹政务数据资源和社会数据 资源,争取落户一批国家级行业数据中心。整合淘汰低小散 IDC 数据中心,打造智能计算中心,在数据量大、时延要 求高的集中区域部署边缘计算设施,加强先进节能技术应 用,显著降低数据中心 PUE 能耗指标。

打造城市空中配送网络。依托国家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 验区建设,打造低空无人机配送试点,规划部署无人机固定 起降点、云端服务平台和区域调度中心,加快推动无人机迭

代升级,实现物流无人机、无人站、云端 UTM 空地一体无 缝协同。联动建设智能网联无人驾驶平台、无人驾驶虚拟训 练测试平台。

规模部署智能充电桩。根据智能化、数字化、自动化要 求,加快公共、专用、社区等多种类型充电基础设施布局, 建设国内领先的车路协同车联网和智慧道路,提升新能源后 台数据处理和服务运维能力,规模部署 100 座集中式充换电 站,建成 1 万个分布式电动汽车智能充电桩。

七、打造整体智治示范之地

聚焦政府数字化转型,加强顶层设计,探索突破行政区 域和行政层级,统筹推动数字化转型全方位先行实践,构建 多元智治新平台、新机制、新模式,数字赋能未来产业、未 来城市、未来生活,打造整体智治示范之地。

(一)率先建设区域整体治理数字化试点

加快促进区域协同治理数字化改革。提升数字赋能改革 内生性,构建数据采集+需求分析+决策实施+评价反馈 闭环体系,联动推进改革试点。编制一廊四城整体智治示 范区规划,加强顶层设计,统筹推进区域数字化技术应用和 制度创新。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数字 技术,通过跨层级、跨部门的数据共享、流程再造、业务协 同和数字化平台化集成应用,打造多业务协同应用场景,实 现跨层级、跨区域、跨部门、跨业务的协同管理。建立省市 区三级联动工作专班,探索省市区一体部门间协作联动的实 现路径,以数字化促进改革成果制度化。 持续深化空间治理数字化平台应用。深入推进省域空间 治理数字化平台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试点建设成果应用,持 续完善辅助决策、统筹管理和精准服务三大核心功能,迭代 更新智慧规划、创新策源、未来城市三大特色应用场景,建 立完善全域覆盖、全要素管控、全过程服务的数字化空间治 理体系。按照整体智治示范区规划,加快构建多元整体智治 数字化应用平台,促进大走廊整体数字化治理规范、开发多 场景应用和数字孪生拓展。

率先开展数字平行世界场景化应用。坚持数字城市与现 实城市同步规划、同步建设的原则,适度超前布局智能基础 设施,加快集成分布式计算、5G、大规模数据并行处理等技 术与 3D 建模、高精度地图、模拟仿真、虚拟现实、智能控 制等数字孪生相关技术有机耦合,探索建设数字孪生城市, 建立城市信息模型平台(CIM),实现城市全状态实时化、 可视化,城市管理决策与服务的协同化和智能化。

(二)探索完整的数字社会图景

重点突破场景化多业务协同应用。以区块链等数字技术 赋能政府职能改变,推进跨部门、多业务的综合集成创新, 落实政务服务全流程网上、掌上办理,实现一件事网上通 办、移动能办、刷脸可办,逐步推动政务服务事项一站通办、 一键直达、一次不跑,力争建成 10 个基于场景模式的多业 务协同应用,形成若干全国有影响力的数字化治理最佳实

创新互联网+民生服务模式。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 进数字赋能社会行动,建立健全社会治理大数据体系,加大 互联网+教育”“互联网+医疗”“互联网+交通等发展力度,全 面加强就业、金融、文旅、安居、养老、城管、交通等民生 公共服务领域建设,提升公共服务管理的规范化、精准化和 智能化水平,探索构建数字社会运行规则体系。搭建城市管 理便民服务与公众参与平台,探索发展社区政务、智慧家居 系统、智慧楼宇管理、智慧社区服务。建立信息反馈、自我 完善和纠错机制,完善社会治理效果测评体系。 拓展城市大脑场景应用。突出问题导向、需求导向, 主动回应市民群众与市场主体参与治理的需求,精心打造触 摸城市脉搏、感受城市温度、享受城市服务的各类应用场景。

大力推进治理理念创新+数字技术创新+政务流程创新+ 制机制创新的系统性、协同式变革,延伸拓展城市大脑在城市治理各领域的场景应用;提升数字驾驶舱精准施策功 能,建立健全机长制,打造全域智慧治理中枢

聚焦未来社区探索多元场景应用。以满足人民美好生活 向往为中心,创新大走廊居住类生活圈和创产类生活圈组织 变革,以未来邻里、教育、健康、创业、建筑、交通、低碳、 服务、治理等九大场景和“N”个多元个性场景集成创新为载 体,彰显创造性张力,推进未来社区数字协同发展试点,探 索应用时间银行养老模式、平台+管家物业服务模式、共 享停车模式、智慧安防建设等,形成人城创产景深度融合 的全域未来社区建设格局。

(三)加快公共数据开放和应用创新

率先探索公共数据开放应用创新体系。以大数据为纽 带,推动物联网、人工智能和产业的深度融合,培育市场化 数据应用服务主体,打造数据供应链,以数据流引领物资流、 人才流、技术流、资金流,形成产业链上下游和跨行业融合 的数字化生态体系。加强与省市公共数据平台的系统对接, 针对防疫复工、卫生健康、交通出行、文化教育、信用服务、 普惠金融、商业服务等重点领域进一步加强开放力度,打造 一批公共数据开放应用示范案例,发挥政企数据融合对各行 业的赋能作用。强化公共数据开放安全评估的制度保障,依 据公共数据分级分类指南严格执行数据安全保密制度,夯实 大数据安全的技术支撑。

构建功能完备的数字信用体系。立足浙江省数字化转型 “531X”信用工程总框架,实施社会征信信息标准化工程,建 立健全公共、有效的综合信用大数据平台,积极运用大数据 技术建立信用基因图谱。进一步构建完善守信激励和失信惩 戒机制,建立发起响应反馈信用联合奖惩联动机制, 完善信用运行机制和监管体制。引进和培育一批数字信用服

务主体,引导行业组织和信用服务机构协同监管。推动由过 去行政监管的传统性、双随机、一公开的偶然性向以信用 为支撑点的精准监管转变。

八、加大规划实施保障力度

(一)加强大走廊建设组织领导

高效发挥大走廊建设联席会议的牵头抓总作用,完善省 市联动协调工作机制,充分调动省直有关单位的工作积极性 和相关区县的主观能动性,协同做好重大规划编制、重大政 策制定、重大项目实施和空间要素保障等重点工作。建立大 走廊建设决策咨询制度,加强智库智力支撑。

(二)深化大走廊改革试点和政策集成

加强与国家部委对接,争取大走廊国家创新试点,尽快 落实杭州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覆盖大走廊,争取在大 走廊设立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就高就全实行政策覆 盖。在享受国家支持原始创新的政策举措、承接国家级试点、 承担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等方面先行先试。争取更多中央 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资金,布局国家实验室、综合性国家

科学中心等重大平台。支持大走廊作为浙江自贸区杭州片区 及联动创新区加快数字贸易改革,打造数字规则创新策源 地。制定新一轮大走廊全域创新策源地建设扶持政策。

(三)加大省市资源要素保障

加大省市财政专项扶持。进一步发挥省市创新引导基金 的引导作用,探索建立风投基金+政策激励运行机制,建立 城西科创大走廊科技创新创业基金。推动大走廊与国家相关 部委深入合作,探索国家批复、央地联合、多元投入相结合 的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资金保障体系。

发挥金融保障助推作用。争取设立国家科技金融创新改 革试验区,争取纳入人民银行全国动产担保统一登记试点和 科创企业投贷联动试点范围,创投企业参照国家高新技术服 务业认定标准给予有关优惠政策,国家科创产业投资基金优 先落户。支持境内外商业银行、保险机构、创投基金等金融 机构在大走廊设立分支机构,协调推动省人才银行落户大走 廊,健全完善人才创新创业风险补偿机制。设立中小微企业 政策性融资担保基金,支持更多面向创业企业和人才的金融 产品创新。积极对接世行、亚投行等金融机构,探索通过发

行主权外债实行境外低成本融资。 强化土地要素集中保障。充分考虑大走廊新一轮发展需

要,处理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聚焦重大平台和重点项目布局, 核减一定耕地、永农指标,由省市共同落实保障与大走廊发展 定位相匹配的新增建设用地规模,在省级层面建立大走廊空间 要素保障协调机制。严格落实永久基本农田和耕地保护要求。 创新探索科学研究、技术研发等创新型(民营公益性)产业用 地供给模式。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坚持优增量、盘存量思路,进一步盘活存量低效利用工业用地,推进老旧工业园区 腾笼换鸟,拓展未来产业发展空间。根据发展亟需对涉及区 域地块的开发边界、产业性质、容积率、建筑高度等方面进行 优化。

(四)建立大走廊规划体系协调机制

发挥大走廊发展十四五规划省级重点专项规划引领作 用,加强发展规划与国土空间规划、专项规划有机融合,形 成大走廊建设规划实施体系。促进大走廊发展规划与三区四 城、联动区县十四五规划的衔接,确保各级各类规划在总 体要求上指向一致、空间配置上相互协调、时序安排上科学 有序。

(五)完善大走廊建设考核评价体系

建立以科技创新为导向的大走廊特色统计体系,加强创 新发展监测分析研判。按照高能级平台考核要求,建立完善 科学有效的考核评价机制,加强动态评估监测,通过组织专 项督查、专题会议研究、第三方评估等方式推动规划评估工 作落实。


好地头条
24小时热点

微信扫一扫

转发给好友 | 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