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好地网 徐路加
今天的成交结果与本网前瞻预测一致——封顶并自持3%,滨江集团竞得,成交总价49.7亿元,成交楼面价17388元/㎡。
本宗地块计算配建成本,自持部分地价按可售部分价值的6折计算,按照新房上限均价2.98万元/㎡(含装修3000元)销售,预期销售利润率7.16%。
地块成交情况
地块位置分布
这是滨江集团今年在杭州市区竞得的第5宗限房价地块,今年在公开市场总拿地金额高达157.7亿元,占今年杭州十区总出让金(861.4亿元)的18.3%。
这一比例,与去年下半年的比例相近,也就是说去年7月29日出让首宗限房价地块以来,滨江集团已拿了杭州1/5的地,总金额达到360.6亿元。
而2017、2018、2019年上半年,占比分别为5.3%、6.3%、7.4%,限房价政策出来之后,平均占比上升了近200%,年度拿地金额也上升100亿以上。
那么,滨江集团为何在杭州限房价后拿地这么猛?
一、两个红利
好地研究院认为,背后有2个红利支撑:
1、亚运红利
杭州,人口导入多,去年人口净流入达到55万人,排名全国第一。
2022年亚运会前,大量基础设施将建设完成,地铁总里程数达到618公里,城市能级快速提升,这是杭州城市基础设施的“亚运红利”。
基础设施的快速发展与人口的快速导入,使新房的需求大增,可以称之为楼市的“亚运红利”。
2、限价红利
2019年7月实施的地块出让时设定新房限价的措施,直接带来了限价红利——
一二手价格低倒挂刺激了购房欲。今天的南部卧城地块,限价较周边最近成交的二手房价格低了1500元/㎡左右,而在上城区钱江新城、余杭区北部新城等板块,价差达到5000元/㎡左右。新房比二手房便宜使大量的购买力优先选择新房市场。
其次是快销红利。在限价下,热门板块新房普遍摇号,网红盘不断出现,限房价以来摇号中签率持续走低,较多项目实现了快速销售,如本次地块东侧的桂语朝阳项目,四开四罄。
滨江集团还具有独特的红利:
①规模效应。
拿地金额第一,形成规模效应,管理、营销、建设成本均能下降,同样的拿地成本,相比别的房企,滨江集团的利润率更高。
②快销优势。
滨江集团的优势还在于运营效率高,限房价后周转速度更快,已开盘的4个限房价地块,平均开盘时间仅6个月,其中,御虹府和拥翠府两个项目,从拿地到开盘仅仅4个多月,是杭州速度最快的项目。相比此前的9.1个月,缩短了3.1个月,从而提高了资金利用效率。
③民营企业机制灵活的优势。
滨江集团作为民营房企,利润考核指标体制更灵活,相对于主流的全国性房企,滨江集团薄利情况下也能做,而大多数房企因为有利润指标要求而出价能力不高,从而不得不放弃很多薄利项目的机会。而滨江集团竞得项目之后,又建立起与众多房企合作开发的机制,体现了民企灵活经营的优势。
滨江集团限房价以来竞得地块位置分布(共12宗)(2019年7月29日到2020年5月11日)
滨江集团限房价以来竞得地块情况
二、各方议论:风险大吗?
滨江集团持续重仓杭州,成为杭州限房价政策实施以来最大得利者,但是这些项目普遍薄利,未来会有较大风险吗?
注:剔除2宗商业占比较大的商住地外,余下10宗宅地平均预期销售利润率为6.42%
对此,市场的议论比较多,比较多的一种意见是:
1)滨江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风险较大。
今年滨江集团拿到的所有涉宅地,全部在杭州,去年杭州也占了91%,在一个城市集中度太高,一旦市场下行,无论是房价下跌,还是成交量下跌,都将使滨江利润下降,回款速度减缓,进而造成资金链高度紧张,从而引发降价潮的发生;
对此,也有不同意见认为,滨江集团目前的负债率在房企中并不是最高的,大多数项目都有两三家甚至更多的合作方,以此可以分散风险,降低负债率。
好地研究院认为,滨江集团经营机制比较灵活,在市场下行阶段,会降价或者开盘价较低跑量,像前几年的曙光之城,万家名城都是如此,但是,现在合作项目多了,情况可能会变化,当一个项目有多家房企合作操盘之后,与以前独家操盘比,碰到下行阶段时,决策效率会下降,要像过去那样,看行情不好迅速降价跑量,难度增加。
2)对消费者来说,尽管滨江的品质不错,但是,不同的购房者有不同的偏好,如果滨江产品占有率太高之后,尤其是几乎垄断高端项目之后,让消费者缺少选择。
整体说来,自从限价出现之后,目前滨江拿了12宗涉宅地,其中4个项目已经开盘,销售额达到了73.2亿元,目前运行情况良好,加上目前利息降低,银根宽松,问题不大,但是这个模式如果一旦形成,将形成惯性,如果不断拿地,不断向更高的市占率去奋进,风险将逐渐凸显:
滨江集团本身的净资产和自有资金都属于中型房企,目前每个项目都是微利的,全部依靠限价制度支撑带来的快销红利在支撑。
一旦支撑基础发生变化,如:
1)再次出现严厉调控;
2)限价政策改变。
而此时,滨江集团可能出于一个销售额规模的高点,容易发生资金紧张等经营压力。就像目前2000多点的股市,可能风险不大,一旦涨到4000点,如果届时又有新调控措施出现,风险将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