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地研究院:2019年深圳市宅地市场年度简报

核心提要:

(一)同比2018年量价大涨,创近六年新高

(二)宅地成交集中6、11、12月,6月市场热度最高

(三)坪山区成交建面最大,龙华区成交金额最高,南山区楼面价最高

(四)地块总价&实际楼面价排名情况

(五)央(国)企表现抢眼,中海抢占拿地额榜首,越秀、五矿强势首进深圳

文/好地研究院 钟绮雯

2019年已近尾声,随着12月11日南山前海限价地块竞价结束,深圳2019年宅地市场正式落下帷幕,好地研究院为您梳理总结2019年深圳市宅地市场,并以图文形式进行解读,供业内参考。

(一)同比2018年量价大涨,创近六年新高

2019年,深圳市成交涉宅地(含商住,下同)11宗,出让面积30.6万㎡,可建建面131.2万㎡,成交金额390.3亿元,楼面均价29751元/㎡,平均溢价率34.9%。

近六年来看,深圳宅地市场走过两个周期,各三年,2019年也是近六年深圳供地量最大的一年,成交金额比此前最高的2016年高出。同比2018年,2019年整体量价齐涨:可建建面同比2018年63.9万㎡上涨105%;成交金额同比2018年97.6亿元上涨300%;楼面均价同比2018年15265元/㎡上涨95%。

成交建面、成交金额和楼面均价的大幅上涨主要原因:一方面2018年虽涉宅用地供应10宗,但租赁住房用地比例高,共有6宗,基本底价或低溢价成交;另一方面2019年全市继续加大宅地供应,分布范围广,其中不乏有宅地稀缺的宝安区和南山区,土拍市场热度一直高企。

(二)宅地成交集中6、11、12月,6月市场热度最高

全市宅地成交主要集中于6月、11月及12月出让,其中6月和11月是宅地出让高峰期,成交宗数均为5宗。6月市场热度最高,5宗宅地平均吸引15家房企参拍,最后均拍到封顶价,进入竞配建阶段;11月均采用“双限双竞”的出让方式,热度明显下降,2宗宅地撤销流拍。

(三)坪山区成交建面最大,龙华区成交金额最高,南山区楼面价最高

据好地数据库监测,这11宗涉宅用地主要分布在光明区(3宗)、坪山区(3宗)、龙华区(2宗)、宝安区(1宗)、南山区(1宗)及大鹏新区(1宗)。

2019年深圳成交宅地分布图

其中,坪山区成交宅地3宗,成交建面42.4万㎡,居全市成交量首位,其次是光明区;龙华区成交金额最高,达116.1亿元,其次是光明区,均超百亿;南山区凭借自2012年后出让的首宗宅地,楼面价高达57887元/㎡,位列区域地价榜首。

(四)地块成交价&实际楼面价排名情况

龙华民治街道民治街道A817-0609地块以65.9亿元位居地块成交价榜首,由龙光于6月14日竞得。

成交宅地排名(按成交价)

天健置业于12月11日收官战中竞得的南山区桂湾片区三开发单元04街坊地块,以实际楼面价67626元/㎡位居实际楼面价首位,新房限价9.9万元/平。

成交宅地排名(按实际楼面价)

注:实际楼面价=(地价+配建住房成本+公建成本)/可售建面,其中配建住房成本按4000元/㎡计,公建成本按2600元/㎡计

(五)央(国)企表现抢眼,中海抢占拿地金额榜首,越秀、五矿强势首进深圳

据好地研究院统计,2019年共有10家房企瓜分11宗宅地,其中约9成为央(国)企,拿地建面合计116.4万㎡,拿地金额达324.4亿元,占全市83%【注:下表标红的房企为央(国)企】。其中,中海竞得2宗宅地,拿地建面31.8万㎡,拿地金额高达104.3亿元,抢占深圳市拿地榜首。

房企拿地排名情况(按拿地金额)

拿地房企中,总部位于深圳的多达8家,外来房企仅为2家,且均为战略进驻。

6月24日,越秀上限价59.1亿元+配建住房8800㎡竞得宝安区西乡铁岗地区A122-0360地块,强势迈开进驻深圳的第一步11月22日,五矿25.6亿元竞得坪山区马峦街道G11340-8034地块,首进深圳。

好地头条
24小时热点

微信扫一扫

转发给好友 | 分享到朋友圈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