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安区国土空间规划批复,建设吴越名城·幸福临安

好地网12月12日消息(研究员 孙航海)近日,浙江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复了《杭州市临安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


规划范围为临安区行政辖区,包合锦城、锦北、锦南、玲珑、青山湖5个街道,以及板桥、高虹、太湖源、於潜、天目山、太阳、潜川、昌化、龙岗、河桥、湍口、清凉峰、岛石13个镇。

 

一、规划总则

 

发展定位:杭州都市新城区、创新策源集聚区、吴越文化魅力区、生态富美示范区。


规划目标: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在高质量发展中奋力推动共同富裕,高水平建设“吴越名城·幸福临安”。


到2025年,落实国土空间开发保护责任,锚固国土空间安全底线,着力补齐公共服务、科技创新等短板,彰显吴越文化特色,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实现城市吸引力、产业支撑力、创新策源力、文化引领力、生态影响力和民生保障力显著提升。


到2035年,农业空间稳定连片,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产空间高效集约,乡村空间精致富美,实现全区综合经济实力、城市能级、核心竞争力、现代化治理能力大幅提升。


到2050年,建设成为展现杭州世界一流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重要窗口。


二、优化国土空间格局,建设全域美丽临安

 

(1)总体空间格局


构建“山林环抱、田园镶嵌;一城两圈、美丽轴带”的多中心、组团式、网络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



2)统筹划定三区三线

 

三、提升区域发展能级,激活开放创新临安


(1)构建区域协同空间格局


衔接落实杭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要求,强化开放链接、识别保护和发展的大通道网络,构筑“一区两廊道”区域格局。“一区”即名山名湖魅力区;“两廊道”即东西向杭黄发展廊道和南北向苏皖浙廊道。


(2)推动产业创新发展


建设环青山湖创新圈和环农林大创新圈,做强生产创新集群。培育“强链+提链”先进制造业集群。全面实施新制造业计划,严守全区工业用地规模底线,保障工业用地总量。


(3)提升区域枢纽地块


强化铁路枢纽地位:开创临安区铁路时代,融入国家铁路网。规划新建杭临绩高铁、杭宁高铁二通道,打造临安站、昌化站“一主一辅”高铁车站枢纽格局。


完善高速公路网络:在杭徽高速、临金高速的现状基础上,新增杭徽复线高速、合温高速。预留杭徽复线高速向西延伸条件。


完善国省道系统:规划形成“四纵两横”普通国省道网络,以网络化公路支撑城镇圈发展。“四纵”即G330、G329-S219、S214、S218;“两横”即G329、S305。


(4)完善城市基础设施


四、提升公共服务品质,创建共享幸福临安



五、传承历史文化底蕴,彰显吴越风采临安


(1)历史文化保护传承


加强吴越国王陵遗址、天目窑遗址群等重大遗址保护;推进衣锦城、於潜、昌化千年古城的保护,特色化复兴和活态化传承;统筹河桥镇、清凉峰镇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和各类传统村落保护;加强不可移动文物、历史建筑、非物质文化遗产及传统文化保护;保护和复兴天目古道文化路线。


(2)城乡风貌塑造


规划形成“一廊三带,三片多点”的全域景观结构。


一廊:杭徽人文风情走廊,集中展示临安风貌的复合型文化空间载体。

三带:昌化山水风情带、天目溪田园风情带、苕溪休闲风情带。

三片:东部山水文化风貌区、中部田园耕织风貌区、西部野趣自然风貌区。

多点:结合历史古镇、风景旅游区布局多个景观节点。


(3)全域旅游美丽经济


构建完善“一廊三圈十八景”全域旅游格局。

一廊:杭黄世界级自然生态和文化旅游廊道。

三圈:青山湖秀水圈、大天目名山圈、浙西天路户外圈。

十八景:18个镇街实现“一镇一品”。


六、提升空间治理能力,打造智治善治临安

 



好地头条
24小时热点

微信扫一扫

转发给好友 | 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