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要:
一、出让金1937.6亿元同比增幅77.5%,仅次于2021年
二、中海权益摘牌金额118.9亿元排首位,央国企占比超七成
好地网9月30日消息(研究员 孙航海)据好地大数据,上海前三季度出让涉宅地(含协议出让)53宗,总出让金1937.6亿元,同比增幅77.5%;成交地块建筑面积和均价同样大增。
其中,徐汇区出让金额535.3亿元最高,占比接近三成。杨浦区、浦东新区其次,出让金均超200亿。
公开市场出让地块中,中海以权益摘牌金额118.9亿元排首位。央国企权益摘牌金额占比超过七成(73.3%)。
前三季度上海各区出让金情况多少?哪些房企在拿地?好地研究院统计如下:
一、出让金1937.6亿元同比增幅77.5%,仅次于2021年
上海市今年前三季度共成交涉宅地(含旧改)53宗,总出让金额1937.6亿元,近十年中,仅次于2021年(2880.3亿元)。同比去年(1091.9亿元)增加845.7亿元,增幅77.5%。
总成交建面393.9万方,同比去年(264.2万方)增加129.7万方,增幅49.1%;
成交均价49188元/㎡,创历史新高,同比上涨7867元/㎡,涨幅19%。

按区域看,徐汇区共出让4宗地块,其中1宗公开市场出让,3宗以协议方式出让,总金额535.3亿元最高,占比约27.8%;地块总建筑面积60.7万方。
其次是杨浦区,共7宗地块,含3宗公开市场成交,4宗协议出让,总出让金265.1亿元,建筑面积39万方。
排第三位的浦东新区,出让5宗地块,总金额213.8亿元,建筑面积34.4万方。
此外,虹口区、闵行区、普陀区、宝山区四区出让金也超百亿。

二、中海权益摘牌金额118.9亿元排首位,央国企占比七成
若仅统计公开市场出让地块,前三季度共出让33宗涉宅地,总建筑面积263.7万方,总出让金1055.1亿元。其中:
中海摘牌金额118.9亿元排首位,共竞得2宗地块,分别位于静安区和普陀区。
保利发展权益摘牌金额95.3亿元排首位,共竞得4宗地块,分别位于松江区、杨浦区、青浦区、闵行区。
绿城以总价95.3亿拿下虹口区、浦东新区2宗宅地排第三位。
前三名权益摘牌金额总计308.1亿元,占涉宅地出让金的29.2%。
4-10名分别是中建东孚、金茂、象屿、大华集团、上海城建、招商蛇口、联发。

按拿地房企性质计算,央国企是拿地主力军,权益摘牌金额达773.5亿元,占比超过七成(73.3%)。包括中海、保利、中建、金茂、招商蛇口以及华润等央企,以及象屿、越秀、建发等国企。
民企包括大华、龙湖、星狮、庆隆以及精工控股集团等权益摘牌金额共89.1亿元,占比8.4%;绿城、金地两家混合制权益金额94.6亿元,占比9.0%;城投类权益金额98亿元占比仅9.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