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地网6月6日消息(研究员 孙航海)今天,杭州市临安区滨湖单元、青山湖科技城单元详细规划(草案)公示,公示截止时间为7月5日。
规划单元位于位于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临安片区,其中:
湖滨单元具体界线东至沿湖用地-青罗线-青山湖街道界线,南至大走廊398范围-杭瑞高速,西至大走廊398范围-锦天路-吴越街-农林大路,北至农林大路北侧开发边界,面积约75.69平方公里。
青山湖科技城单元具体界线东至临安区界,南至大走廊398范围,西至沿湖用地-灵凤路-青山湖街道界线,北至大走廊398范围,面积54.01平方公里。

规划单元区位图
滨湖单元
一、规划目标
根据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打造创新策源地和高水平现代化引领示范区,以及建设城市中心任务目标,本单元聚焦高品质设施建设、创新型产业集聚与环湖魅力空间营造,联动科技城、集聚新要素、释放新动能,构建科创大走廊的新引擎;发挥环青山湖的山水环境优势,以“区域一体、山湖特色”为导向,提升科技创新、商务办公休闲旅游、文创康体、人文宜居等核心功能,建设景产城融合的新中心;统筹农业、生态、城镇空间,完善城市配套服务设施,提升人居环境品质,打造环青山湖活力多元的新城区。
二、发展规模
人口规模:规划人口20.15万人。
用地规模:滨湖单元规划总用地面积约为7568.82公顷,其中建设用地面积约为3168.62公顷。
三、用地布局
规划定位:以青山湖山水资源、吴越文化资源为基础,依托城西科创大走廊优势科创资源和创新创业环境,聚合城市服务功能,构建杭州都市区五彩湖山、吴越文化景区,城西科创大走廊美丽科创区,临安城青山湖康养住区。
用地布局:以杭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城西科创大走廊国土空间规划等作为指导,结合现状本底及规划实施评估,充分发挥单元绿水青山的自然环境优势,围绕景区、科创区、住区“三区合一”发展目标定位,优化功能用地布局,完善城市建设和设施配套,强化区域综合服务能力,提升滨湖地区整体活力。

用地功能规划图
四、规划结构
滨湖单元整体形成“两环一心,六片一轴”的规划结构。
两环:围绕青山湖打造的连接各景点的青山湖景区环,以及串联各类创新空间的农林大科创环。
一心:于青山湖西北岸,结合青山湖艺术活动中心、临安区市民中心等设施,布局滨湖客厅中心。
六片:单元内的六个功能片区,包括青山湖风景核心片区、农林大科研片区、潘山生态片区、康养居住片区、锦里乡村片区和天目港研产片区。
一轴:串联临安城区和科创大走廊其他单元区域的科技大道发展轴。

规划结构图
五、综合交通
规划充分研究现状,结合用地布局和功能区的划分,对上位规划路网体系进行必要的调整,形成适合于用地需求的路网系统。滨湖单元内车行道路分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四级。
(1)城市快速路:“两横”,科技大道和规划留祥路快速路西延(远期通道预控)。
(2)城市主干路:“四横六纵一环”主干通道格局,包括新横路、望湖路等,红线宽度24-54米。
(3)城市次干路:包括陈市南路、城东街、次五路、翠浪路、大塘路等,红线宽度24-32米。
(4)城市支路:主要满足各功能片内部联系要求及地块的交通出入,规划采用“小街区、密路网”模式,提高单元各组团中心区域及重要交通枢纽周边支路网密度,道路红线宽度控制为12-20米。

道路交通规划图
青山湖科技城单元
一、规划目标
根据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打造创新策源地和高水平现代化引领示范区,以及建设城市中心任务目标,本单元规划目标为“充分发挥环青山湖的山水环境优势,打造科技研发和智能制造有机联动的硬科技创新策源地,建设产学研紧密协同、产城人高度融合、科研成果高效转化的科创新城”。
二、发展规模
人口规模:规划人口20.64万人。
用地规模:青山湖科技城单元规划总用地面积为5401.49公顷,其中建设用地面积为2844.50公顷。
三、用地布局
规划定位:城西科创大走廊硬科技创新策源地和科技成果转化中心。
用地布局:以杭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城西科创大走廊国土空间规划为指导。结合单元规划目标和现状本底资源,充分挖掘土地开发潜力,着重优化产城空间格局,完善公共配套服务设施和道路市政基础设施,形成布局合理、配套齐全、环境优美、高效便捷、产城人融合的科技城区。

用地功能规划图
四、规划结构
规划总体形成“一廊一轴,两带三区,三心多点”的规划结构。
一廊:科技大道创新协同走廊。一轴:大园路产学研联动轴。两带:南苕溪生态景观带和中苕溪生态景观带。三区:智能制造片区、创智研学片区以及科技创新片区。三心:智造转化中心、产学研中心及科技创新中心。多点:片区内组团服务节点。

规划结构图
五、综合交通
规划充分研究现状,结合用地布局和功能区的划分,对上位规划路网体系进行必要的调整,形成适合于用地需求的路网系统。青山湖科技城单元内车行道路分快速路、一级主干路、二三级主干路、次干路、支路五级。
(1)城市快速路:“两横”,科技大道和规划留祥路西延;“一纵”,绕城高速。
(2)城市一级主干路:天目山西路,新横线,道路红线宽度控制为40-42米。
(3)城市二、三级主干路:长西线、陈市线、寺前路、高后线、鹤亭街、灵凤路、大园路、青山大道等道路红线宽度控制为24-50米。
(4)城市次干路:雅观街、泉口街、岗阳街、塘滕街、新白线、雅泉路、崇文路、杭电路、发达路、相府路等,道路红线宽度控制为24-36米。
(5)城市支路:主要是满足各功能片内部联系要求及地块的交通出入,规划采用“小街区、密路网”模式,提高单元各组团中心区域及重要交通枢纽周边支路网密度,道路红线宽度控制为12-24米。

道路交通规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