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地网8月4日消息(研究员 孙航海)今天,杭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公示了西湖区转塘单元详细规划(草案)。
规划位于杭州城区西南部、西湖区南部之江地区,总用地面价约3572万平米,规划城镇人口17.5万人。
一、规划范围
转塘单元规划东至西湖风景名胜区及杭州绕城高速-长深高速、南至袁浦路-灵凤街及转塘街道界、西至西湖区界及长埭路-上城埭路、北至转塘街道界,单元面积35.72平方公里。

二、规划目标
单元将以“绿色生态、创新高效、同生共荣”为理念,打造生态、生产、生活三生空间共美示范地;以三产融合、创新创意要素加速集聚为目标,打造“科创、艺创、茶产业” 三产共兴引领地;以云栖小镇、艺创小镇、龙坞茶镇为核心,打造共同富裕示范的三镇共荣标杆地。
三、发展规模
人口规模:规划城镇人口17.5万人。
用地规模:规划总用地面积约3572万平方米,其中建设用地面积约2149万平方米。
四、用地布局
规划定位:以生态山体和龙坞茶园等特色生态资源为基础,以科创产业、文化创意、茶文化创新为主导,集多元居住、公共服务、生态文旅、休闲游憩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功能片区。
用地布局:落实杭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相关要求,遵守底线约束,结合现状情况,尊重在建和已建项目,充分挖掘土地开发潜力,合理布局各项公共设施、商业服务体系以及居住生活用地,完善单元各项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布局合理、配套齐全、环境优美、复合高效的规划单元。

用地功能规划图
五、规划结构
单元形成“三核引领,双轴联动;三山环绕,四片协同;五廊串联,多点激活”的规划结构。
三核引领:科创核、艺创核、茶文化核。
双轴联动:绕城高速公路-洙泗路综合发展轴、彩虹快速路综合发展轴。
三山环绕:西山绿楔、五云山绿楔、石龙山绿楔。
四片协同:龙坞茶文化片区、象山艺创片区、浮山科创片区、中村创意片区。
五廊串联:淀北沿山渠生态廊、象山沿山渠生态廊、团结浦生态廊、三号浦生态廊、四号浦生态廊。
多点激活:围绕轨道交通站点和邻里中心打造若干个节点。

规划结构图
六、综合交通
规划充分研究现状,结合用地布局和功能区划分,对上位规划路网体系进行必要调整,形成适合用地需求的路网系统。单元内车行道路分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城市主干路、城市次干路、城市支路五级。
高速公路:为绕城高速公路(现状)、长深高速。
城市快速路:分别为彩虹快速路(320国道)、紫之隧道。
城市主干路:规划形成“两横三纵”城市主干路网。“两横”分别为美院南街(洙泗路以东)、袁浦路;“三纵”分别为洙泗路、科海路、四号浦路。
城市次干路:规划形成“七横七纵”城市次干路网。包括梦园街、美院北街、美院南街(洙泗路以西)、霞鸣街、浮山街、河山街、灵龙路、浙音路、龙角路、象山路、留泗路、良浮路等。
城市支路:充分考虑地块的合理布置利用及地籍权属关系,增加支路网系统密度。

道路交通规划图
七、蓝绿空间
规划形成“三楔入城、一核三廊、八园多点、双网相连”的蓝绿空间整体格局。
三楔入城:单元南西北三侧的自然山体生态景观绿楔。
一核三廊:“一核”为望江山—象山山林景观绿地形成的生态核心;“三廊”为绕城生态绿廊、彩虹快速路绿廊、洙泗路绿廊。
八园多点:“八园”为转塘北公园、凤凰公园、云栖公园等城市公园,是单元绿地景观核心;“多点”是分布于各居住片内,为居民和创业者提供休憩空间的各类社区公园。
双网相连:由沿河、沿路景观绿带构成的轴网相连的绿化景观体系,主要包括象山沿山渠绿带、淀山沿山渠绿带、三号浦绿带、四号浦绿带、斗门路绿带、霞鸣街绿带、浮山街绿带等。

蓝绿空间规划图
八、公共服务设施
单元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根据《杭州市国土空间规划公共服务设施配套规定》进行分级、分类配置。
本次规划公共服务设施分为城市级公共服务设施、生活圈级公共服务设施。
城市级公共服务设施:
保留城市级公共教育设施4处、医疗卫生设施1处、文化设施1处、体育设施3处、养老机构2处;预留美术馆、音乐厅、博物馆等文化设施用地4处,养老机构用地3处。
生活圈级公共服务设施:
教育设施:单元共规划3所九年一贯制学校、4所初中、9所小学和22所幼儿园。
生活圈级邻里中心:单元共规划两级生活圈(10-15分钟和5分钟),并相应设置若干个邻里中心。

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