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慈城古城控规公示,定位江南第一古县城

好地网10月18日消息(研究员 孙航海)日前,《宁波市慈城古城控制性详细规划》批前公示,公示截止时间为11月13日。


本次规划拟提升慈城古城发展定位,优化空间产业功能布局,改善民生诉求,完善游线及交通组织,优化保护开发控制指标,满足古城保护开发利用需要。


一、规划范围


规划范围北至慈湖中学,东至东城河及清道山,南至杭甬铁路及江北大道,西至江北大道、庙湾路及西城河,规划总面积约352.8公顷。


范围示意图


二、规划定位


规划定位:体现慈孝文化、耕读文化、建筑文化、药商文化特色的江南第一古县城。


三、空间结构


空间结构:“轴线纵横、连点成网、两区互融、绿环抱城”。


点:延续解放路中段的城市商业核心和古县衙的文化象征核心,在已形成慈湖、东门、清道观等节点基础上,加强既有作为文化展示的冯俞宅、未来作为文创发展的原乙炔瓶厂节点的文化辐射作用;同时为服务居旅人群,补充东镇桥街城市客厅节点,构建西门外生活中心节点以便于服务本地居民。


线:搭建产业和生活融合发展的网络。其中解放路和东镇桥街——民生路为古城历史轴线,民权路、中华路强化文旅轴线,民主路——鼎新路、太阳殿路——民族路、永明路、迎春街作为联系副轴。


面:完善提升传统生活片区和文化展示片区,外围强化环城绿地生态特色。


规划结构图


四、规划内容


1.遗产保护


本次规划延续《保护规划》所有刚性规定。包括保护范围划定、整体格局保护、历史街巷保护、重要景观视线保护、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点、历史建筑的保护、建设高度控制要求。

本次规划进一步对古城内近代工业建筑、公共建筑进行梳理,建立传统风貌建筑名录。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总图


2.规划用地


围绕文化、旅游、居住、生态四大功能,东城以文化展示及商业服务为主,延续少量居住功能;西城以居住及设施配套为主,点状布局文创产业功能。


用地规划图

 

3.公共服务设施


本次规划构建南北2个十分钟社区生活圈,配套全龄服务的公共设施,合理布局。规划重点新增1处城市客厅、1处社区健身中心、2处公园以及生活圈配套卫生站、街头健身场地、街坊绿地;同时优化社区邻里中心以及教育设施的布点。


社区生活圈规划图


4.道路交通


本次规划保护并延续古城“棋盘式”道路格局,外围加强与城市道路衔接。交通组织上,设定交通管制区,分人群组织出行线路。同时依托城外集中地面停车场,增加地下空间利用与微公交接驳,重点解决古城停车困难问题。


道路等级规划图


5.市政工程


本次规划基本保留现状市政设施及管线,对局部设施、管线进行增补、完善。

 

 


好地头条
24小时热点

微信扫一扫

转发给好友 | 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