拱墅区石桥、半山单元控规公示,规划范围29.8平方公里

日期:2024-03-15

好地网3月15日消息(研究员 孙航海)近日,杭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对拱墅区石桥单元、半山单元的详细规划(草案)进行公示。

 

两个单元位置相邻,位于拱墅区东北部,规划范围总面积29.79平方公里。

 

公示时间自2024年3月15日至2024年4月15日。


两个单元在拱墅区的位置示意图

 

【石桥单元】

 

一、规划范围和目标

 

(1)规划范围

 

石桥单元位于杭州市拱墅区,是大城北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规划范围东至区界,南至留石路、区界,西至上塘河、宁杭铁路,北至上塘河,面积9.29平方公里。


(2)规划目标

 

石桥单元将建成特色鲜明的数娱创意产业集聚区和功能完善的人文生态居住单元。

 

(3)发展规模

 

人口规模:规划总人口12.03万人。

用地规模:规划总用地面积为928.79公顷,其中建设用地面积为890.58公顷。

 

二、用地布局

 

功能定位:以电竞数娱及文化创意为主导,建设成集品质居住、公共服务及文化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产城融合宜居片区。


用地布局:以《杭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杭州市拱墅区国土空间分区规划》《杭州市大城北地区国土空间规划》等作为指导,结合现状情况,遵守底线约束及现状建设情况,统筹三生空间,充分挖掘土地开发潜力,建设布局合理、配套齐全、交通便捷、环境优美的产城融合片区。


用地功能规划图

 

三、规划结构


规划整体形成“一心一带、两轴三片”的规划结构。

一心:电竞新天地商业商务中心;

一带:上塘河历史文化生态景观带;

两轴:石祥路电竞产业发展轴、石桥路新兴产业发展轴;

三片:品质生活提升片、智能制造片、产业更新创新片。


规划结构图


四、综合交通


规划充分研究现状,结合用地布局和功能片区的划分,对上位规划路网体系进行必要的调整,形成适合于用地需求的路网系统。石桥单元内车行道路分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四级。


(1)城市快速路:形成“一纵两横”结构,其中“一纵”为秋石快速路,“两横”为留石快速路、德胜快速路。


(2)城市主干路:形成“三纵四横”结构,其中“三纵”为东新路、华中路、同协路,“四横”为临丁路、永祥街一杭玻街、东新路一华丰路、香积寺路东延隧道。


(3)城市次干路:形成“两纵一横”结构,其中“两纵”为长浜路、华中南路一沈家路,“一横”为兴业街一新天地街。


(4)城市支路:充分考虑机动车、非机动车和行人的通行,支路连接主、次干路,完善和发挥城市道路的网络效应。


道路交通规划图

 

五、蓝绿空间

 

规划形成“一芯、一带、三廊、多点”的蓝绿空间结构。

一芯:北景园生态公园;

一带:大运河文化生态带;

三廊:铁路沿线生态廊道、留石生态廊道和秋石生态廊道;

多点:在单元内较为均衡分布的绿化景观节点。


蓝绿空间规划图


六、公共服务设施


单元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根据《杭州市国土空间规划公共服务设施配套规划》进行分级、分类配置。本次规划公共服务设施分为城市级公共服务设施、生活圈级公共服务设施。


城市级公共服务设施:(1)医疗卫生设施:规划1处专科医院,综合设置区公共卫生中心(合妇幼保健院)。(2)文化设施:规划1处区级文化中心。(3)体育设施:保留1处杭州电竞中心。(4)教育设施:规划1处高中。(5)社会福利设施:规划1处养老设施用地。


生活圈级公共服务设施:遵循生活圈公共服务设施中心布局、集中服务、适度复合利用设置的原则,规划形成3个15分钟生活圈,分系统配置公共教育、医疗卫生、文化活动、体育健身、社区治理与服务、行政管理、商业服务等生活圈级公共服务设施。


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图


【半山单元】

 

一、规划范围和目标


(1)规划范围


半山单元位于杭州市拱墅区东北部,具体界线东至拱墅区与上城区界,南至半山街道行政界线,西南至康惠路一康贤路一北秀街一铁路北站,西北、北至拱墅区与临平区界,单元面积20.50平方公里。


(2)规划目标


文化赋能,文旅融合发展魅力区;数字赋能,产业转型更新活力区。


(3)发展规模


人口规模:规划人口12.05万人。

用地规模:规划总用地面积为2049.78公顷,其中建设用地面积为1256.12公顷。


二、用地布局


规划定位:聚力半山文化、运河文化、大城北工业文化资源,以工业遗存活化利用构建文旅新地标、以产业转型更新开辟发展新赛道,打造文旅融合、数实融合的大城北有机更新示范区。


用地布局:以杭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杭州市大城北地区国土空间规划等上位规划为指导,延续单元现状逐步成型的产、城、山布局格局,创新打造以大规模工业遗存改造利用为特色的公共核心区,促进与半山的文旅融合,提升单元整体品质;在现状生活功能区的基础上,新增部分居住空间并整体完善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在现状产业功能区的基础上,扩展增量、挖潜存量,充分保障未来产业转型发展的空间需求,并完善交通、市政工程体系,强化基础设施支撑条件。


用地功能规划图

 

三、规划结构

 

规划形成“一心四点,一轴两带多片区”的空间结构。


一心:单元公共中心,也是大运河文化创意核心区之东部功能区块。

四点:四处分别布局于居住片区和产业片区的公共服务点。

一轴:南北向沿临半路的产城融合发展轴。

两带:单元中部东西向的平炼路景观带;单元南侧的上塘河文化景观带。

多片区:以半山山体形成生态景观片区,环半山布局居住片区、公共核心区、产业片区和市政交通设施片区。


规划结构图


四、综合交通

 

规划充分研究现状,结合用地布局和功能区的划分,对上位规划路网体系进行必要的调整,形成适合于用地需求的路网系统。半山单元内车行道路包括高速公路和城市道路,其中城市道路分为:城市快速路、一级主干路、二三级主干路、次干路、支路五级。


(1)高速公路:绕城高速公路(现状)。

(2)城市快速路:秋石快速路、康良快速路。

(3)城市一级主干路:“两横”,金昌路、沈半路一临丁路;“两纵”,康园路、临半路。

(4)城市二三级主千路:“俩横”,崇杭街、北秀街;“一纵”华中路。

(5)城市次干路:龙腾街、康中路、独城路、平安桥路、康贤路、崇超路、桃源街、云锦路一半山路、丁城路等道路。

(6)城市支路:主要满足各功能片区内部联系要求及地块的交通出入,规划充分考虑机动车、非机动车和行人的通行,在现状支路网络基础上,优化支路连接主次干路体系,完善和发挥城市道路的网络效应。


道路交通规划图


五、蓝绿空间


规划形成“一核统领,多园多点布局;一带引领,蓝链绿网交织”的蓝绿空间格局。


一核:半山生态保护红线区域形成生态核。

多园:大运河杭钢公园、石塘公园、半山公园、龙山公园、虎山公园等片状绿化空间。

多点:单元内广泛分布的点状绿化空间。

一带:沿上塘河及沿岸绿化形成的上塘河滨水绿带。

蓝链:沿下塘河、吴家角港、杭钢河、电厂河、沿山港等河网及滨河绿化组成蓝链。

绿网:沿绕城高速、秋石快速路、康桥路、临半路、沈半路、金昌路等主要道路两侧绿带交织形成绿网。


蓝绿空间规划图


六、公共服务设施

 

单元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根据《杭州市国土空间规划公共服务设施配套规定》进行分级、分类配置。按照级别,公共服务设施分为城市级公共服务设施、生活圈级公共服务设施。


城市级公共服务设施:

(1)教育设施:保留1所中等职业学校以及1所民办中学的高中部,新增1所高中(暂定)和1所中等职业学校。(2)文化设施:保留1处区级青少年宫分中心,新增1处区级文化中心分中心(含青少年活动中心、职工活动中心),新增1处其他文化设施(含工业文化馆等)。(3)体育设施:新增1处区级体育中心(分两个地块布局)。(4)医疗卫生设施:保留2处综合医院、1处专科医院。


生活圈级公共服务设施:

(1)教育设施:单元共规划3所初中、8所小学、15所幼儿园。(2)规划采用独立用地和附建结合方式开展10-15分钟生活圈规划布局,单元共规划3个10-15分钟生活圈,设置若干个邻里中心。


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图

 


本文来源:好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