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阳区场口、环山、洞桥单元详细规划出炉,总面积239.8平方公里

日期:2023-09-05

好地网9月4日消息(研究员 孙航海)近期,杭州市富阳区场口单元、环山单元和洞桥单元详细规划(草案)公示。


3个单元分别富阳区中南部、和西部,规划总面积约239.8平方公里。


单元区位图


一、场口单元

 

场口单元位于富阳区西南部,规划范围为场口镇域,规划总面积约58平方公里。




(1)规划目标


规划充分发挥场口单元的交通优势、区位优势,依托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锚定生态本底优势挖掘文化底蕴,将场口打造成为杭州西部先进智造新城、富春江畔美丽经济示范区、富阳区西南副中心。


(2)发展规模


人口规模:规划人口4.2万人。

用地规模:规划总用地面积为58平方公里,其中建设用地面积为17平方公里。


(3)用地布局


规划定位:立足新区、新城、新农村三大主战场,打造集高端先进智造、城市综合服务和乡村休闲旅游于一体的省级一流田园副中心城市。


用地布局:根据单元的功能定位,优化用地结构,促进产城融合,鼓励用地复合性开发,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道路交通:衔接上位规划确定的区域道路系统,优化路网结构,强化与周边的联系,增加支路网密度,提高规划可实施性。


公共服务设施:以需求为导向,依据规范及本单元的人口规模,确定配套公共服务设施白勺内容和规模,提高服务品质。


用地功能规划图


(4)规划结构


规划形成“一心两轴,一廊两带,三片共融”的空间结构。


一心:围绕场口“微镇”与老镇区打造城市综合服务中心。


两轴:沿南北向6320国道、孙吴路形成区域协同的联动发展轴,沿东西向G320国道形成贯穿城镇各功能片区的城镇综合发展轴。


一廊两带:沿富春江打造富春山居美丽示范廊道,沿壶源溪生态休闲廊道、沿瓜桥江生态景观廊道。


三片共融:依托镇区于产业园形成中部现代产城融合片区(包合城镇生活组团、百丈畈产业组团、塘东畈产业组团、青江畈产业组团),依托富春江南岸田园村落形成北部江滩田园休闲片区,以及依托山地缓坡形成南侧沿山生态发展片区。


规划结构图


(5)综合交通


规划充分研究现状,结合用地布局和功能区的划分,形成适合于用地需求的路网系统。单元综合交通主要由铁路、高速、国道、省道、公路、码头等构成;城镇集建区道路分三级设置:主干路、次干路、支路。


区域综合交通路网:

铁路:杭黄高铁;高速公路:杭新景高速、合温高速;国道:新老320国道;省道:环金线、S214新场通道(远期);一般性公路:汤横线、东上线、东欧线、上塘线、桐常线、东鸿线等;码头:沿富春江设置4处旅游码头。


区域综合交通规划图


城镇集建区交通路网:

主干路:G320国道与孙吴路;次干路:单元城镇集中建设区块形成三横五纵的次干路,主要包括上庄路、百丈畈路、创业路、场口东西街、场裕街、洋涨路、木排路、驾校路、化竹路等;支路:单元服务组团内部的多条支路;部分道路按虚位控制,为城市建设发展预留弹性。


城镇集建区道路交通规划图


(6)蓝绿空间


场口单元规划绿地系统主要由公园绿地、滨江绿地、防护绿地、广场绿地等类型构成。强调生态优先,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结合单元内慢行系统网络,实现“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布局要求。


整体形成“一核、四廊、多点”的蓝绿空间结构。

一核:壶源江公园;

四廊:富春江生态廊道、壶源溪生态廊道、瓜桥江生态廊道、宋家溪生态廊道;

多点:社区公园、乡村公园。


蓝绿空间规划图


(7)公共服务设施


根据《杭州市国土空间规划公共服务设施配套规定(试行版)》及相关专项规划要求,结合单元人口规模,同时与行政管理分级相衔接。本次规划按照城市级、生活圈级公共服务设施进行配套,并合理确定城乡公共服务设施的均衡布局。


城市级公共服务设施:主要包括高中、医院、青少年活动中心场口分中心、展览馆、客运站等设施。


10-15分钟生活圈级公共服务设施:主要包括文化活动中心、文化广场、杭州书房、全民健身中心、大型多功能运动场、中型多功能运动场、社区服务中心、街道级养老院、区域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残疾人之家、生活服务站、城管驿站、农贸市场、邮政所等设施。


5分钟生活圈级公共服务设施:主要包括幼儿园、社区卫生站、文化活动室、体育活动室、室外综合运动健身场地、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社区居委会、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残疾人社区康复站、托育机构、社区儿童成长驿站、社区食堂、公共厕所等设施。


其他公共服务设施:主要包括法庭、司法所、国土局、税务分局、社会停车场、公交枢纽站、公交停保场、加油站、消防站、给水加压泵站、瓶装燃气供应站、变电所以及村级公服设施等。


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图


二、环山单元


环山单元位于杭州市富阳区中南部,距富阳城区15公里,乡政府驻地环一村,东至大源镇,南至龙门镇,西至场口镇,北至富春江。单元总面积约38.52平方公里。



(1)规划目标


2025年:三条空间管制控制线全面落地:各级生态功能区保护和修复体系建立;农业产业格局得到优化,耕地保护指标得到落实;产镇融合度显著提升,充满活力的城乡发展格局;国土空间保护、利用、治理和修复水平明显提高。


2035年:基本实现国土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形成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舒适,生态空间山清水秀,安全和谐,开放高效,魅力品质的国土空间格局,建设产业转型共同富裕示范乡。


(2)发展规模


人口规模:规划人口1.6万人。

用地规模:规划总用地面积为38.52平方公里,其中建设用地面积为5.42平方公里。


(3)用地布局


规划定位:以先进装备制造为引擎,以门户交通枢纽为优势,以大龙门商服配套为特色,以场口产业功能辐射为依托,以乡村品质生活为保障的产业转型共同富裕示范乡。


用地布局:

规划农用地526.23公顷,占比13.66%。其中耕地面积489.03公顷。

规划建设用地541.98公顷,占比14.1%。其中农村宅基地131.98公顷,农业设施建设用地45.86公顷。

规划生态用地2784.14公顷,占比72.27%。其中,林地面积2601.25公顷。


用地功能规划图


(4)规划结构


形成“两轴、双核、四区、一廊”的规划布局。


两轴:沿S307省道形成的环山共同富裕发展主轴;沿S309省道形成的大龙门区域服务发展轴。


双核:由环山集镇发展形成的综合服务核心;由环山工业园区发展形成的产业发展核心。


四区:指由环一村、环二村、环三村组成的集镇综台发展区;由中埠村、诸佳坞村、环联村组成的品质乡村发展区;由东部生态保护红线组成的生态涵养保护区;由环山工业园区、中兴小微园、诸佳坞小微园形成的中部产业发展区。


一廊:是指沿着富春江的富春江美丽经济示范廊。


规划结构图


(5)综合交通


规划充分研究现状,结合用地布局和功能区的划分,对上位规划路网体系进行必要的调整,形成适合于用地需求的路网系统。


环山单元内车行道路分为区域交通和内部交通,区域交通分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县道等,内部交通分为主干路、次干路、支路三级。


区域交通:杭黄高铁富阳段南北向穿过,长深高速、杭州绕城高速西复线分别从南北向、东西向经过环山中埠,境内设有中埠、龙门互通,落实中埠大桥改线工程;落实S309鄞州至开化公路富阳龙门段改建工程(原19省道);落实新中线(太平至中埠大桥)工程;落实新中线(西复县富春江大桥至中埠大桥)工程。


主干路:拓宽城镇主街道道路宽度至10-18m,有效提升城镇整体路网运行效率。


次干路:贯通城镇内部次干道,拓宽宽度至7-9m,解决规划区内各片区之间的交通联系。


支路:贯通断头支路,提高城镇路网密度,拓宽支路宽度至4-6m,主要满足各功能片内部联系要求。


道路交通规划图


(6)蓝绿空间


环山单元内形成“三廊双区多点”蓝绿空间体系。

三廊:以富春江为主干,串联境内剡溪、侯军坞溪两条支流,形成三条生态廊道;

双区:以生态保护为前提,充分保护优质山林资源,形成两个生态山林片区;

多点:充分利用境内多个水库等生态资源,打造蓝绿空间交织的生态景观节点。


蓝绿空间规划图


(7)公共服务设施


单元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根据《杭州市国土空间规划公共服务设施配套规定》进行分级、分类配置。按照级别,将环山单元划分为“1个乡镇级一7个行政村级一N个较大自然村级”三级高品质服务生活圈。


乡镇级级公共服务设施:

新增:社区养老院;现状:社区服务中心、乡卫生院、中小学、幼儿园、文体活动中心、交通警察大队公路巡逻二中队、青少年游泳基地。


行政村级公共服务设施:

新增:环联村新增一处邻里中心,诸佳坞村新增一处文化礼堂、文化活动中心;现状:社区服务中心、老年活动室、文化活动中心、文化广场、卫生室、邻里中心、文化礼堂、球场。


较大自然村级公共服务设施:

新增:西山自然村新增一处养老服务中心;现状老年活动室、文化活动中心、文化礼堂、文化广场、卫生室、球场、健身场地。


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图


三、桥洞单元


桥洞单元范围为洞桥镇行政管理范围,包含洞桥村、大溪村、大乐村、三溪村、袁家村、文村村、石羊村、贤德村、查口村、枫瑞村、里仁村共11个行政村和岩石岭水库,总规划面积143.3平方公里。



(1)规划目标


富阳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示范地;中国营地之乡;国际研学(小镇)旅游目的地;农文旅深度融合标杆。


(2)发展规模


人口规模:规划人口1.3万人。

用地规模:规划总用地面积为143.29平方公里,其中建设用地面积为6.12平方公里。


(3)用地布局


规划定位:以特色农业、浙派民居、生态景观、岩岭湖、青少年营地闻名的特色镇。


用地布局:落实和深化相关规划和规范要求,集约、节约利用土地,优化产业用地,合理布局公共设施及基础设施用地正确引导农村宅基地及推进农用地整治修复。


落实永久基本农田646.6752公顷,城镇开发边界139.2780公顷,村庄建设边界388.9734公顷。


建设用地面积共计611.9022公顷,非建设用地面积13717.5272公顷。


用地功能规划图


(4)规划结构


形成:“一心两带三片”的规划布局结构。


“一心”是指依托岩石岭水库形成的文旅休闲发展中心;

“两带”是指乡村振兴发展轴和休闲养生生态轴;

“三片”是依托洞桥村形成的镇区综合功能片区,文村、贤德为主要依托的状元里文化旅游区,和以三溪为主的乡村旅游片区。


规划结构图


(5)综合交通


洞桥单元以胥高线为主要对外交通通道,谭三线、俞毕线为主要车行路线,打造环岩岭湖绿道并串联各村绿道、登山道,形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


对外衔接:胃高线——直连杭徽高速和规划中的杭淳开高速;俞毕线——直连规划中的临金高速;

内部沟通:车行线路——规划查口-大乐环线;

绿道线路:规划广陵溪绿道;规划龙王水库-洞桥集镇-环岩岭湖-贤德溪-贤德集镇-文村绿道;

登山线路:规划文村-贤德-大溪登山道;规划洞桥-三溪-袁家-枫瑞登山道。

静态停车:规划结合景区、景点、驿站,新增5生态停车场,新建停车场100%配置充电桩,已有停车场按40%为标准进行配置满足居民和村民和游客停车需求。


道路交通规划图


(6)蓝绿空间


充分发挥洞桥宕石岭水库、葛溪、广陵溪、贤德溪等水系水域以及洞桥丰富的山林资源优势,重点联系水系水域入村,规划构建滨水绿廊,蓝绿空间,以水系生态廊道为景观空间骨架,以山林生态片区充实洞桥的蓝绿空间,实现500米见绿的交往空间,构筑观景游憩与运动健身连续宜人的慢行系统。


蓝绿空间规划图


(7)公共服务设施


单元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根据《杭州市国土空间规划公共服务设施配套规定》进行分级、分类配置。本单元涉及城镇集中建设区,重点落实完善公服“基本设施”和提升公服“品质设施”。按照级别,洞桥单元公共服务设施分为乡镇级公共服务设施、行政村级公共服务设施。


乡镇级公共服务设施:参考《杭州市国土空间规划公共服务设施配套规定(试行版)》及省村庄规划编制指南的要求,结合村庄实际建设情况,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提升乡镇现状设施服务水平,重点加强治理服务、商业服务。设施建设。对标杭州市设施配套标准,片区内乡镇级设施较为齐全,规划新增补充现状缺失公共服务功能,增加商业服务功能。于洞桥镇中心幼儿园北侧新建文体中心、综合大楼、研发中心,组成洞桥镇综合性邻里中心,补充室内运动场馆、健身房达到多功能运动场馆的要求;补充农业服务中心达到治理与服务的要求;补充商业服务、邮政所,补充商业服务的要求。另外,考虑到未来洞桥镇的发展与生活需求,于邻里中心增加创业服务中心、警务室、便利店、生鲜商超、智慧车库等功能。


行政村级公共服务设施:提升乡村公共服务设施服务水平,于洞桥村新建邻里中心设置综合治理中心、残疾人康复站、儿童成长驿站,其他村补充至村委;枫瑞村、石羊村于村委补充居家养老照料中心。于洞桥村新建邻里中心补充农村电商服务站,其他村补充至村委;于里仁村、枫瑞村、袁家村、三溪村、大溪村、大乐村、查口村、文村村、石羊村村委邮政、电信、储蓄等代办点。


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图


本文来源:好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