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国土总规公布,中心城区面积扩至880km²

日期:2025-02-07

好地网27日消息(研究员 孙航海)昨天,杭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正式发布了《杭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公开稿)


本规划范围包括市域和中心城区两个层次,涉及城市总体规划,农业、生态、城镇等空间格局,以及历史文化保护、综合交通、市政设施、区域协同、保障体系等方面内容。


县级行政区主体功能定位分布图


一、构建“一主六辅三城”市域一体化格局


《规划》提出,构建“一主六辅三城、三江两脉八带”的多中心、网络化、组团式、集约型国土空间结构,形成东西并进、南北互动的市域一体化格局。


一主,即主城。主城即中心城区,是杭州体现东部地区重要中心城市和浙江省会职能、彰显世界名城魅力的核心地区。


六辅,即辅城。包括萧山、良渚、临平、钱塘、富阳、临安六大辅城,是产城融合、职住平衡的综合性城区。


三城,即县城。包括桐庐、淳安、建德三县(市)的县城,是杭州西部地区生态宜居、交通便利的综合性城市。


市域国土空间总体格局规划图


三江,即钱塘江-富春江-新安江。重点保护三江及其支流等大型水体及两岸生态系统。


两脉,即白际山-天目山、千里岗-龙门山两支大型山脉。维育大型山脉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发挥生态保护屏障作用。


八带,即由城市周边生态开敞空间构成的八条生态带。严格管控城市开发活动,为组团式布局提供隔离与缓冲空间。


市域国土空间总体格局规划图


二、到2035年,常住人口控制在1500万以内


《规划》提到,要合理引导和调控人口规模。到2035年,常住人口严格控制在1500万以内,城镇化率达到90%左右,实际服务管理人口2000万。


据杭州统计局数据,2023年末,全市常住人口为1252.2万人,与2022年末常住人口1237.6万人相比,增加14.6万人。


如果此后每年都按照增加14.6万人计算,到2035年常住人口预计达到1427.4万人。



三、中心城区新范围划定,面积880平方千米


此次规划对中心城区范围大扩容。规划范围为上城、拱墅、西湖、滨江四区,以及萧山、余杭、临平、钱塘紧密联动的重点核心板块,面积880平方千米。


按照《规划》公布范围来看,除了原来的主城四区外,还包含有余杭区的未来科技城、云城、北部新城、老余杭、闲林部分等板块;


萧山区的钱江世纪城、经开区、江南科技城、宁围、闻堰等板块;


临平区的临平新城、崇贤(绕城内)等;钱塘区的金沙湖、医药港、下沙大学城北、高教园区、下沙沿江、下沙工业园等板块。


纳入中心城区范围的板块示意图


《规划》提出要完善中心城区文化交往、金融服务、创新研发、高端商务等城市核心功能,强化辐射能级。


老城重点建设国际化旅游休闲中心和消费中心,持续放大西湖的文化影响力,活化展示南宋临安城遗址的历史格局和重要节点,形成旅游观光、城市体验、文化交往、时尚消费的窗口。


中心城区东部重点建设门户枢纽和制造业转型升级主平台,提升钱江新城、钱江新城二期、东部湾新城的金融服务、高端商务、对外贸易功能;促进下沙板块制造业转型升级和产城融合;完善杭州东站地区门户枢纽功能;做强九堡乔司地区贸易集散中心功能。


中心城区南部重点建设会展之都、赛事之城和浙商企业总部中心,加强滨江区辐射带动作用,强化钱江世纪城浙商总部基地和商务办公功能,举办国际会展演艺、体育赛事和文化交往活动。


中心城区西部重点建设区域性科技创新高地和全省科教中心,打造城西科创大走廊创新引擎,加强杭州西站地区门户交往功能,培育城西文教区创新生态网络。


中心城区北部重点建设东方文化交往平台,加快建设大城北地区,推进杭钢等地区功能转型,建设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


中心城区国土空间规划分区图


中心城区道路交通规划图

本文来源:好地网